寒食汜上作
王维〔唐代〕
广武城边逢暮春,汶阳归客泪沾巾。
落花寂寂啼山鸟,杨柳青青渡水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广武城边,正值暮春时节,遇到了从汶阳归来的客人,眼泪沾湿了手巾。
落花无声飘落,山鸟纷纷啼鸣,杨柳青青,伴着渡水的行人。
注释
广武:古城名。故址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广武山上。
汶阳:汶水之北。汶水即今大汶河。黄河支流。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
沾巾:沾湿手巾。形容落泪之多。
创作背景
按唐制,地方官大多任期四年。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王维刚刚入仕不久,正要大展宏图之际,却被小人陷害,贬到偏远的济州府。开元十四年(726年),四年期满后,诗人结束了济州司仓参军的任职,启程归京,准备接受新的任命。 诗人走水路,船至广武城时,亦正值暮春寒食节之际,诗人悲喜交集,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
2、
马玮主编,王维诗歌赏析,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4.01,第49-50页
赏析
经历了漫长而寒冷的冬季之后,温暖宜人、百花绽放的春天,给人的感觉总是很美好,可是美好的时光又总是很短暂。正因如此,到了暮春时节,百花凋零,古人常因此而发一些伤春惜时的感慨。王维这首诗同样也是伤春,但却饱含着复杂的思想感情。
头两句交代行程。这个时候的诗人,刚刚结束四年的地方官任期,马上要回到长安去。京城里等待他的或是升迁,或是继续外放做官,不知道又将寄身何处。朝廷中的政局以及复杂的人事关系,已经使得诗人对自己的命运失去了把握。正因为这种对前途命运不确定性的担忧,行至广武城边时,对着落花时节的暮春景象,不由得悲从中来,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后两句描写了诗
简析
《寒食汜上作》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直叙归途情景,然后移情入景;后两句照应开头,写暮春百花飘零,体现了作者的寂寞伤情。整首诗通过对归途之中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之情。全诗前后照应,对比鲜明;静动之间的景语饱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jié),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天宝年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414篇诗文 ► 879条名句
遣悲怀三首·其一
元稹〔唐代〕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荩箧 一作:画箧)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草书歌行
李白〔唐代〕
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箱,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牡丹
徐凝〔唐代〕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