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茶
 沈括〔宋代〕
沈括〔宋代〕
谁把嫩香名雀舌,定知北客未曾尝。
不知灵草天然异,一夜风吹一寸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是谁把上等的茶叶嫩芽叫做雀舌?这么说的人肯定还未品尝过真正的好茶。
殊不知真正好的茶是天然的精品,过了一夜风儿吹过新芽一抽出来就能长到一寸多长,且像针一般细长。
注释
雀舌:茶叶名,取嫩芽尖制成,因其状如雀舌而得名。
 
 
简析
 
 
  《尝茶》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前两句以设问的形式,表达对“雀舌”命名的疑惑和不认可;后两句说真正的好茶并不只是上好的茶叶嫩芽,而是见风就长,描绘出其细长的形态和旺盛的生机。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生动写出真正好茶的生长特性与形态,呈现出一派赏爱之情。
 
 
沈括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号梦溪丈人,北宋浙江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汉族。北宋科学家、政治家。仁宗嘉佑进士,后任翰林学士。晚年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梦溪笔谈》。我国历史上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气象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工程师、外交家。► 81篇诗文 ► 99条名句
 
 
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朱敦儒〔宋代〕
朱敦儒〔宋代〕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无拘 一作:且喜)
青史几番春梦,黄泉多少奇才。不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黄泉 一作:红尘)
 
 
 
墨池记
 曾巩〔宋代〕
曾巩〔宋代〕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