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祠堂
黄庭坚〔宋代〕
乔木幽人三亩宅,生刍一束向谁论?
藤萝得意干云日,箫鼓何心进酒尊。
白屋可能无孺子,黄堂不是欠陈蕃。
古人冷淡今人笑,湖水年年到旧痕。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大的树木环绕着隐士的三亩宅院,我怀揣着满腔心意,却该向谁诉说呢?
藤蔓攀附高树,得意地伸展到云天之上,而我面对喧嚣的箫鼓,哪里有心情举杯饮酒?
平民茅屋里,怎会没有像徐孺子那样的贤才?太守堂上,也并非缺少如陈蕃般礼贤下士的人啊。
古人淡泊自守的态度,被如今的人嘲笑,唯有湖边的水,年复一年涨落,总漫到旧时的痕迹。
注释
徐孺子:东汉徐稚,字孺子。陈蕃为豫章太守,专门做了一张榻给他坐。
乔木:高大树木。
生刍:徐稚吊唁郭林宗之母,只放一束生刍(青草)。语出《诗经》:“生刍一束,其人如玉”。
藤
简析
《徐孺子祠堂》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描绘出一个宁静淡泊的隐居环境;颔联说藤萝攀树,自鸣得意,但冷落的祠堂中超凡脱俗的高士,谁也没有心思来祭奠他;颈联是对不得其用的人才的惋惜;尾联说潮涨潮落,这是自然规律;兴亡盛衰,这是社会规律。这首诗于委婉曲折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讽刺意味。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2549篇诗文 ► 558条名句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
苏轼〔宋代〕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春山 一作:暮山)
水调歌头·我志在寥阔
辛弃疾〔宋代〕
赵昌父七月望日用东坡韵叙太白、东坡事见寄,过相褒借,且有秋水之约。八月十四日,余卧病博山寺中,因用韵为谢,兼寄吴子似。
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摩挲素月,人世俯仰已千年。有客骖鸾并凤,云遇青山赤壁,相约上高寒。酌酒援北斗,我亦虱其间。
少歌曰:神甚放,形如眠。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欲重歌兮梦觉,推枕惘然独念,人事底亏全?有美人可语,秋水隔婵娟。
琴诗
苏轼〔宋代〕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