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重重高阁与楼观相对耸立,有山河屏障的徐州自来雄镇一方。
直待到小市门张起明亮灯火,我才起了回家的念头;身穿轻薄衣衫对着窗户,晚风吹来只觉得分外悠长。
被朝廷遗忘的臣子白了头发,幸喜看到如今新的政令更张,被贬在外的游子正好趁着春光,返回久别的故乡。
富贵本不是我们享有的事情,但又怎能在隐居生活中把师友淡忘!
注释
寇十一:寇国宝,字荆山,徐州人,从陈师道学。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进士,授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主簿。
白门,徐州城门名。
重(chóng)楼:多层的楼。
杰观(guàn):雄
宋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宋哲宗去世,徽宗即位,皇太后向氏权同听政,绍圣年间被排挤的元祐旧臣渐次召回。这首诗就是在这一年的春天写下的。后山师事曾巩,元祐中曾得苏轼、傅尧俞、孙觉等人之荐而授徐州教授,所以政治上接近元祐党人,此时自然感到十分欣喜。寇十一是后山的同乡和学生,名叫寇国宝,后山集中有不少与他唱和的诗作,这首诗即是诗人赠送寇十一的一首唱和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白门楼的所见所思。该诗上半段写登临的情况,下半段写归来后的感触,结体灵活,用意深婉。由于是写给晚辈的和诗,作者则写得潇洒自如,在欣喜之中略带轻松放旷的意绪。
首联起势壮阔,将白门的形势及登楼所见都包容在内。
颔联极洒脱而轻松,因看到小市上了灯,诗人才萌动了归意,可见其游兴之浓;乘着和煦的春风回到家门,然而诗人的意兴仍然未尽,故伫立门前,让晚风吹拂着轻衫。此二句将诗人的意绪动态与景物巧妙地结合起来,一个活生生的诗人形象便跃然纸上了。“小市”“轻衫”“归意动”“晚风长”诸语,都如同随手拈来,颇有谐谑放达的意趣,特别是以“长”字形容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