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姑苏台下的梅花树提前盛开,这应该是您二度拜相的佳兆。
不要夸耀居处之所香气浓重,朝中同僚回首期盼您的归来。
您故乡宅前的柳树恐已十围,今朝您又再次位居宰执之位。
应顾念无枝可依的夜间飞鹊,它的羽毛都已被寒风吹断了。
注释
张参政:张岩,字肖翁,官至参知政事。参政,参知政事的简称,宋代此职相当副宰相。
姑苏台:在今江苏苏州城外姑苏山上。山往西南不远有邓尉山,古时多梅树,花季香闻数十里,有“香雪海”之美称。
调羹:《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殷高宗武丁命傅说作相之辞。张岩曾为参政,故用傅说
南宋宋宁宗朝时张岩曾两度为参知政事。第一次是在嘉泰元年(1201年),至嘉泰三年(1203年)正月罢知平江府(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但不久又于嘉泰四年(1204年)十月重召还为参知政事。此诗当作于张岩二次拜相之后。
嘉泰(1201-1204年)年间,韩侂胄当权,他力主北伐收复中原,使当时朝中爱国的仁人志士非常兴奋。张岩在政治上是依附韩侂胄的,因此也属于主战一派。姜夔晚年虽流连山水,然于国事并未全然忘怀,当时朝中主战派占上风的形势,亦给予他极大的感染与鼓舞。于是,他满腔热情地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首联以颂贺之语起,古诗中以“盐梅”“调羹”称贺宰相原是常见的,但此处用典恰与情事拍合:一是苏州地方多梅,二是张岩罢知平江府正值梅树著花之时。三是不久后张岩即再度司“调和盐梅”之职,故而虽用寻常熟典却自然、巧妙、妥贴,有生新出奇之趣。
颔联就“调羹”二字转折,对朝廷重臣也是对故交提出了委婉的劝诫,希望张岩拜相后以国事为怀,而不要沾沾自得于荣华富贵,并说满朝文武早就盼着张岩能参与执掌朝政,在张岩身上寄予着厚望。
颈联、尾联承上,言明两点具体希望:一是希望他北伐复国,二是希望他广纳贤才。
“前时甲第仍垂柳,今度沙堤已种槐。”姜夔在此翻用桓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