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罗隐〔唐代〕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天,二天,三天,四天,五天,六天,七天。万木开始发芽的日子就是今天了。
远望,天边的大雁在云间里飞去,近看,水中的鱼破开冰面而蹦出。
注释
远天:遥远的天宇。
迸:往外溅散。
创作背景
罗隐长期羁留京师,屡试不中,郁郁不得志。立春日这一天,他看到草木滋生,南雁北飞,流水冰融,迫不及待地迎接春天到来,有感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远国,佘克勤著. 中华传统节日诗赏析[M].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6:94.
2、
成玮,李光卫主编. 给孩子的好诗词 跟着民俗学古诗[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9:13.
简析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连用七个数字,既暗寓正月初七是人日之意,又含蓄表达了诗人在掰着指头计数,盼望、欢呼着立春之日到来的心情;接着,他选写春天的三个代表性事物:万树发芽,鸿雁北归,游鱼腾跃,绘出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全诗构思巧妙,景中寓情,通俗明快,别具一格,充分地表现了春天的盎然生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立春日景观的诗作。首句看起来很简单,只不过是由七个数字组成,没有什么值得品味的。其实它构思巧妙,含意颇丰,除表明这年立春在正月初七,暗寓人日之意外,还反映了诗人蛰居漫长的冬季,掰着指头一日一日地数,一天一天地算,盼望冬去春来的急切心理与终于盼来了春天的欣慰感。这七个普通的数字,经诗人一用,就蕴含了怡悦的情绪。第二句是概括叙写从立春这一天起,草木复苏,开始生芽长叶,说明春能勃发生机,春能使万象更新。
三、四两句对仗整齐,先写天边:归来的大雁擦着云彩疾飞,后写眼前:鱼儿不时从飘着浮冰的水面跃出,展示的画面非常广阔,推出的意象十分鲜明,从而热情赞美了春的降临,同
罗隐
罗隐(833年2月16日—910年1月26日),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大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489篇诗文 ► 93条名句
琴台
杜甫〔唐代〕
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
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
归凤求凰意,寥寥不复闻。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牧〔唐代〕
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