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元稹〔唐代〕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暑节气一到,就意味着离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感觉整个漫长的夏天,随着农历六月的结束,也在悄悄地过去。
在深夜时分,明亮的月亮升了起来,照亮了夜空。同时,萤火虫也在空中飞舞,发出点点微光,照亮了周围的空间。
茭白的果实仿佛在邀请那些文雅的宾客前来品尝,而茭白和蒲草则在洗墨池边茂盛生长。
书房里,红色的纱帘被完全卷了起来,露出案头摆放的经书和历史典籍。这些书籍静静地等待着,仿佛期待着微风的吹拂,期待着有心人的翻阅和学习。
注释
三秋:夏历七月为初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为季秋,合称“三秋”。泛指秋季。
林钟:指农历六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威明。河南洛阳人,出生于东都洛阳(一说长安万年县)。中国唐朝中期大臣、文学家、小说家,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699篇诗文 ► 186条名句
将进酒
李白〔唐代〕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倾耳听 一作: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不足贵 一作:何足贵;不愿醒 一作: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古来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古怨别
孟郊〔唐代〕
飒飒秋风生,愁人怨离别。
含情两相向,欲语气先咽。
心曲千万端,悲来却难说。
别后唯所思,天涯共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