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十二首·其五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回想我少年时期,没有快乐的事,心情也是欢快的。
胸怀壮志超四海,展翅高飞思远去。
随着年岁的衰老,这种少壮时的豪气已经逐渐消逝了。
遇到欢乐的事不再欢乐,常常心中有许多忧虑。
气力在渐渐减退,我身已感一日不如一日。
自然运转变化像《庄子》中的“壑舟”一样,即使想办法要留住它,也片刻留不住。
不知我未来还有多少时光,也不知何处是我的归宿。
古人珍惜每一寸光阴,想到自己一生虚度了大半岁月心中惊惧。

注释
欣豫:欢乐。这句是说没有快乐的事,心情也是欢快的。
猛志:壮志。逸:超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陶渊明54岁时,即为公元418年(晋安帝义熙十四年),后四首约作于公元401年(晋安帝隆安五年),陶渊明37岁时。本诗是其第五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庆元等 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186-202

赏析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陶渊明擅长将人们熟知却习焉不察的人生体验点透,且用语极为自然简练,常让人既觉惊讶又感亲切。这两句便是绝佳例证。诗人回想自己年少力壮之时,即便未遇开心事,内心也自然满是喜悦。对人类而言,珍视生命价值、爱惜光阴的精神永远鲜活。“无乐自欣豫” 中的 “自” 字,用得精准而巧妙,直白道出年轻生命本身蕴含的无穷活力与快乐。显然,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格调。​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向上的精神生命经文化熏陶,便升华为 “猛志”。依传统文化,“志” 主要指政治抱负。“猛志” 的 “猛”,凸显这志向的奋发凌厉;“逸” 则突出志向的远大超越。“骞翮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杂诗十二首·其五》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两联回忆起年轻时的快活日子,也有着雄心壮志;中间四联则写在岁月流逝下,诗人身体衰老,欢娱无多,曾经的豪情壮志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忧虑;末两联抒发了对前途未知、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怖惧。全诗风格苍凉深沉,忧、乐、惧之情交织,声情跌宕,文体省净而包蕴深远。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今江西九江)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东晋末到南朝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7篇诗文 ► 132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和张常侍

陶渊明 陶渊明〔魏晋〕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秋风何冽冽

左思 左思〔魏晋〕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