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风光紧急

朱淑真 朱淑真〔宋代〕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寄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光流逝得多么快啊,眨跟就到了三月三十。我想把春光挽留,可是什么办法也达不到目的。看啊,那绿色的原野上,烟雾笼罩一片愁凄,露珠象点点泪滴!
请谁给这春日的夜晚捎句话呢?城头上画着花纹的鼓轻轻敲着,催促着时光流逝。在与春分别的时候,我要恋恋不舍地嘱咐,千万不要忘了,明年早早地回到梅花的树梢。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上阕四句押仄声韵,下阕四句换平声韵。
俄:短时间。
烟愁露泣:表面是说景色,实际是写词人的内心在为春光的流逝而伤心流泪。
倩:叫人代为。音“请”去声。
画鼓:有彩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朱淑真的丈夫曾在江南做过几任官,带着朱淑真“从宦东西”。但是,跟着一个在感情上与自己格格不人的男人宦游他乡,这更使得朱淑真日处愁城,挥弹不尽思乡之泪。不久,朱淑真的丈夫又寻到了新欢,竟然将朱淑真抛弃了。怎样才能排遣自己心头的苦闷,从不幸中解脱出来,朱淑真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并频频地与他幽会。但是,这种令人难忘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他们不得不分手,于是她就写下了这首送别意中人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周海霞,闫言编. 诗文里DE趣味故事 2[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 ,158.

简析

  词的上片写春将匆忙离去,因无法留住她,整个绿色原野为之悲伤,雾气愁苦,露水哭泣;下片写只好轻敲画鼓,请鼓声嘱咐临行的春夜明年早点来临。全篇不出现人,全用比兴手法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送别场面,但惜春之意全出,构思奇妙,妙趣横生。

赏析

  唐贾岛《三月晦赠刘评事》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命意新奇,女词人朱淑真因其意而用之于词,构思更奇。

  词的起句便奇突。风光通常只能用秀丽、迷人写来形容,与“紧急”搭配很是奇特。留春之意已引而未发。紧补一句“三月俄三十”,此意则跃然纸上。这两句属于倒置,比贾诗从月日说起,尤觉用笔跳脱。

  一般写春暮,止到三月,点出“三十(日)”,更见暮春之“暮”。日子写得如此具体,读来却不板滞,盖一句之中,已具加倍之法。而用一“俄”字渲染紧急气氛,比贾句用“正当”二字,更有生气。在三月三十日这个临界的日子里,春天就要

展开阅读全文 ∨
朱淑真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词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396篇诗文 ► 8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苏轼〔宋代〕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却入 一作:乍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张孝祥〔宋代〕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王禹偁〔宋代〕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咸平二年八月十五日记。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