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春光流逝得多么快啊,眨跟就到了三月三十。我想把春光挽留,可是什么办法也达不到目的。看啊,那绿色的原野上,烟雾笼罩一片愁凄,露珠象点点泪滴!
请谁给这春日的夜晚捎句话呢?城头上画着花纹的鼓轻轻敲着,催促着时光流逝。在与春分别的时候,我要恋恋不舍地嘱咐,千万不要忘了,明年早早地回到梅花的树梢。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醉东风》。双调四十六字,上阕四句押仄声韵,下阕四句换平声韵。
俄:短时间。
烟愁露泣:表面是说景色,实际是写词人的内心在为春光的流逝而伤心流泪。
倩:叫人代为。音“请”去声。
画鼓:有彩
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朱淑真的丈夫曾在江南做过几任官,带着朱淑真“从宦东西”。但是,跟着一个在感情上与自己格格不人的男人宦游他乡,这更使得朱淑真日处愁城,挥弹不尽思乡之泪。不久,朱淑真的丈夫又寻到了新欢,竟然将朱淑真抛弃了。怎样才能排遣自己心头的苦闷,从不幸中解脱出来,朱淑真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并频频地与他幽会。但是,这种令人难忘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他们不得不分手,于是她就写下了这首送别意中人之作。
参考资料:完善
唐贾岛《三月晦赠刘评事》诗云:“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命意新奇,女词人朱淑真因其意而用之于词,构思更奇。
词的起句便奇突。风光通常只能用秀丽、迷人写来形容,与“紧急”搭配很是奇特。留春之意已引而未发。紧补一句“三月俄三十”,此意则跃然纸上。这两句属于倒置,比贾诗从月日说起,尤觉用笔跳脱。
一般写春暮,止到三月,点出“三十(日)”,更见暮春之“暮”。日子写得如此具体,读来却不板滞,盖一句之中,已具加倍之法。而用一“俄”字渲染紧急气氛,比贾句用“正当”二字,更有生气。在三月三十日这个临界的日子里,春天就要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於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
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於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於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於成功。
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於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至安;己为难首,择其至安,而遣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
当此之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於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於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於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