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深宫内院的宫女们,年复一年在绮罗服饰中深藏着无尽的哀怨;离别的情思缠绕心间,终日牵挂着旅途的风波与艰险。
湘江的斑竹上,凝结着娥皇女英无尽的泪痕;岘首山的石碑前,百姓为缅怀羊祜洒下了多少悲戚的泪水。
王昭君离开了紫宫,在秋风中走向荒凉的边塞;项羽残败于垓下,寒夜帐中传来悲怆的楚歌。
清晨来到灞水桥边问询, 这所有的悲伤泪水,都抵不过身着青袍的寒士,送别佩着玉珂的权贵时,那深藏心底的酸楚与屈辱。

注释
永巷:《三辅黄图》:“永巷,宫中长巷,幽闭宫女之有罪者。汉武帝时改为掖庭,置狱焉。”《史记·吕后本纪》:"乃令永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自伤身世之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冯浩和张采田都认为是大中二年(848年)冬为李德裕遭贬而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思宇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1209-1210

赏析

  这首诗以泪水为主题,专门抒写人世间悲伤落泪的情事。全诗八句提及七件事,前六句分别讲述了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朱彝尊批注语)等典故,第七、八句则描写身着青袍的寒士送别玉珂加身的贵胄。“未抵” 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意思是说前六句所叙述的古代伤心泪水,都比不上青袍送玉珂时的泪水那样感伤深切。​

  前六句所写的事情看似情形各异,却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都包含着诗题中的 “泪” 字。第一句是长门宫怨的泪水,第二句是黯然离别的泪水,第三句是自伤孤孀的泪水,第四句是缅怀恩德的泪水,第五句是身陷异乡的泪水,第六句是国破兵强的泪水。程梦星说:“泪水到了这种地步,可以说是到了尽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泪》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专言人世悲伤洒泪之事。诗的前六句分写失宠、忆远、感逝、怀德、悲秋、伤败等典故;后两句写青袍寒士送玉珂贵胄,诗人认为前六句所述古之伤心泪,皆不及“青袍送玉珂”之泪感伤深重。全诗多用典故,蕴藉深远,情思哀切,是诗人自伤身世之血泪的结晶。

李商隐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温李”,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后随祖辈移居荥阳(今河南省郑州市),晚唐时期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03篇诗文 ► 858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刘长卿〔唐代〕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洛之越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夏别宋之悌

李白 李白〔唐代〕

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
谷鸟吟晴日,江猿啸晚风。
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