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吟
邵雍〔宋代〕
利轻则义重,利重则义轻。
利不能胜义,自然多至诚。
义不能胜利,自然多忿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把名利财物看得轻的人自然把道义看得重, 把名利财物看得重的人自然把道义看得轻。
如果名利财物不能胜于道义, 自然是真诚多。
相反,如果道义不能胜过名利财物, 那么自然争斗就多。
注释
至诚:最高的诚意。至,极。
忿争:忿怒相争。
简析
《观物吟》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前两句反映了人性中在面对不同利益诱惑时的选择倾向;中间两句进一步说明,如果利益无法战胜道义,人们的行为就会更加真诚和正直,因为道义在他们的心中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末两句则反说道义无法胜过利益时,人们往往会因为争夺利益而产生愤怒和争斗,导致社会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全诗深刻阐述了利益与道义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影响,倡导人们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应坚守道义的原则。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今河南辉县市百泉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1652篇诗文 ► 437条名句
南乡子·集句
苏轼〔宋代〕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春杯 一作:春怀)
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洞仙歌·冰肌玉骨
苏轼〔宋代〕
仆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