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龚自珍〔清代〕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人心和天意变化无常,没想到自己无意中还保存着十年前的花瓣。迷离恍惚,转眼树上的花开又十年。
自己十年中往来奔波,受尽了折磨。不要怪我如此爱花惜花,我自己的身世也和落花一样。
注释
丛纸:众多繁杂的纸张。
细书:用小楷写成。
辛幼安:辛弃疾,字幼安。
悯忠寺:即北京法源寺。
戊辰:指嘉庆十三年(1808).
泫(xuàn)然:流泪的样子。陆游《沈园》:“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人天无据:指人心天意难以预测。
侬(nóng):我。
香魂:美人之魂,这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词写作之由,序中交代甚详,即偶然发现嘉庆十三年(1808)收存的一包海棠花瓣,有感而发。据“枝上花开又十年”句,知作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在上海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孙钦善·《龚自珍诗词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
2、
钱仲联·《清词三百首》·长沙:岳麓书社,1992
赏析
首句破空而来,突兀奇警。海棠花花团锦簇,重葩叠簇,占春颜色最风流。可曾几何时,这艳媚烂漫的名花却又在春风中飘摇零落,遭众人碾踏。造化既赋予海棠以幽姿淑态,人们既培育了海棠叶茂枝柔,可为何又偏偏要作践它。真是天意无常,人心难测。“人天无据”虽仅四字,但凝聚了词人万般感慨,回荡着一腔不平之气.其情其理是经回转激荡之后喷射而出的,可谓字字千钧,撼人心魄。次句直言惜花之举:把花瓣仔细收集珍藏起来。海棠花初开如胭脂点点,开后渐成缬晕明霞,落时则若宿妆淡粉。以“香魂”言之,颇有赞美海棠花零落仍不失娇妍,继续美化人间的高贵品格之意。三、四两句感时叹花。时光流逝,迷离恍惚之中,京都悯忠寺的海棠花开花
简析
这首词由十年前京师海棠花的花瓣,引发词人对十年来个人种种经历的回忆和感慨。词中,“如梦如烟”四字,含有多少往事不堪回首的辛酸。“风痕雨点”一句照应题中的“更能消几番风雨”,将辛词中所潜蕴的伤春意识凸显出来,加深了“又”字和两个“十年”所流露出的时光荏苒、碌碌无所长进的悲叹。这首词将花与人叠合在一起写;同时,又非静止、孤立地写,而是将花瓣与枝上花对比着写,并写出花最后不免于落的悲剧命运,这里面似乎又包含着词人数试皆落第的痛苦经历。全词透过客观物象,寄托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将咏物与抒情相结合,既绵丽婉约,又奇肆豪放,颇具神韵,见出其笔法之妙。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653篇诗文 ► 184条名句
买陂塘·登白纻山
黄景仁〔清代〕
冷清清、荒台败瓦,日斜来吊宣武。如云宾从当年事,对面青山歌舞。飞盖举。下拥著、猬须石眼人如虎。南州雄据。笑作贼匆匆,更何情绪,来顾曲中误。
休相笑,尚解登山作赋。此儿还有佳处。一时裙屐原潇洒,谁料转头黄土。江月苦。把一片歌声,悄悄沉将去。雄心认取。听漠漠苍林,非丝非竹,打起佛楼鼓。
高阳台·桥影流虹
朱彝尊〔清代〕
吴江叶元礼,少日过流虹桥,有女子在楼上,见而慕之,竟至病死。气方绝,适元礼复过其门,女之母以女临终之言告叶,叶入哭,女目始瞑。友人为作传,余记以词。
桥影流虹,湖光映雪,翠帘不卷春深。一寸横波,断肠人在楼阴。游丝不系羊车住,倩何人、传语青禽?最难禁。倚遍雕阑,梦遍罗衾。
重来已是朝云散,怅明珠佩冷,紫玉烟沉。前度桃花,依然开满江浔。钟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