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曲四首
李白〔唐代〕
襄阳行乐处,歌舞白铜鞮。
江城回绿水,花月使人迷。
山公醉酒时,酩酊高阳下。
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
岘山临汉水,水绿沙如雪。
上有堕泪碑,青苔久磨灭。
且醉习家池,莫看堕泪碑。
山公欲上马,笑杀襄阳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襄阳行乐之处,至今犹有人歌舞《白铜鞮》之曲。
汉江之泽水回绕着江城,襄阳之花容月色实在是令人着迷。
晋人山简醉酒之时,在高阳池醉态可掬。
他头上反戴着头巾,倒骑着马回家样子实在是可笑。
岘山依着汉江,水绿如碧,沙白似雪。
山上有纪念羊枯的堕泪碑,上面的字已经被青苔遮掩,看不清楚了。
姑且在习家池觅得一醉,不去山上看堕泪碑了。
也学一学山公欲上马的醉态,让襄阳小儿也笑上一笑。
注释
襄阳曲:乐府旧题。《乐府诗集》卷八十五列于《杂歌谣辞·歌辞》。王琦云:“《襄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李白游襄阳时。根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时李白三十四岁,游襄阳,识韩朝宗,有《与韩荆州书》《襄阳曲四首》等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裴 斐 .李白诗歌赏析集 .成都 :巴蜀书社 ,1988 :400 .
鉴赏
李白在襄阳所写的这组诗,既可见其性情,又可见其诗风。在襄岘汉水的背景之下,一个怀着未醉之心的醉翁形象,栩栩如生。
组诗之第一首。这里的“白铜鞮”当指汉水在襄阳段的堤坝。这是襄阳群体娱乐的地方。江城被绿水环抱,襄阳的花,襄阳的月,真是迷人。读着这首诗,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场景,在月圆花好的夜晚,人们在江水边的长堤上载歌载舞,多么热闹多么生动传情。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和读者不能不忘我地陶醉在其中。这一首第三句在格律上有“失粘”之嫌,说明李白写诗并不受格律的严格约束。
组诗之第二首。这是描写一个历史人物的醉态,这个人叫山简。山简是晋大将,性情豪放,酒醉后
简析
《襄阳曲四首》是一组五言绝句。第一首诗描绘了人们在江边长堤上载歌载舞的生动场景,展示出襄阳迷人的景色;第二首诗描写历史人物山简的醉态,活灵活现地塑造了一个醉态可鞠的形象;第三首诗通过写岘山、汉江、水色、沙色、山上的堕泪碑以及碑上的青苔,碑上被磨灭了的碑文等等物景,说明时间的长河能淹没一切;第四首诗运用习家池与堕泪碑的典故,反其意而用之,表现出诗人潇洒中的辛酸痛苦之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7篇诗文 ► 5979条名句
落花
李商隐〔唐代〕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江楼感旧
赵嘏〔唐代〕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渺然 一作:悄然)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