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暑热思风

王令 王令〔宋代〕

坐将赤热忧天下,安得清风借去曹?
力卷雨来无岁旱,尽吹云去放天高。
岂随虎口令轻啸,愿助鸿毛绝远劳。
江海可怜无际岸,等闲假借作波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因为身受炎热就更为苦热的天下人忧愁,怎样才能借得清凉的风让我辈消暑解优?
应猛力卷起阵阵大雨免使年岁道旱,驱尽闲云好让高空展现晴明气候。
岂可听从虎吼声威才生风轻啸,但愿力助鸿毛远飞能不费烦劳。
可怜江海徒然辽阔无边,凭借风力才能兴起汹涌波涛。

注释
坐:因为。
清风:清微的风,清凉的风。
我曹:我辈。
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
鸿毛:鸿雁的毛。谓其轻微之物。
等闲:寻常,随便。

参考资料:完善

1、 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222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在某夏日因暑热难耐不由念及天下贫困的人们,有经国济世之志的他正是在此情景下抒怀言志而作此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陶文鹏主编.宋诗精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01:第222页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因暑热而思风,担心天下的人苦热,产生了思风的愿望。后四句写对风的祝愿,从江海水中风能带来降雨。全诗抒发诗人忧世济民的情志,诗词笔力雄健,有气魄。

  诗的开头两句紧扣标题从暑热入笔,诗人因自己遭受赤热,而担心天下人的为赤热所苦;次句点“思风”,因担心天下的人苦热,就产生了思风的愿望。这两句寄情深远,是诗人从内心深处迸发出来的声音。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抒吐了作者“济世泽民”的赤忱,这是高昂振拔的笔墨。第三句寄望于风能卷雨,使年岁不致成为旱年而使人民遭受旱灾;第四句寄望于风能驱尽闲云,使高空晴朗,现出一个澄清的世界。“无岁旱”则民受恩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暑热思风》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前四句写因暑热而思风,担心天下的人苦热,产生了思风的愿望;后四句写对风的祝愿,从江海水中风能带来降雨。全诗笔力雄健,气魄阔大,造意奇崛,展现出诗人因暑热而担心天下百姓念及救济天下人的饥渴和渴望社会清平之情,深见其忧时之情和济世之志。

王令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504篇诗文 ► 2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蝶恋花·密州上元

苏轼 苏轼〔宋代〕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却入 一作:乍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苏轼 苏轼〔宋代〕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剑门道中遇微雨

陆游 陆游〔宋代〕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