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凤流麦
《后汉书》〔南北朝〕
高凤,字文通,南阳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常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逐为名儒,乃教授业于西唐山中。凤年老,执志不倦,名声著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凤,字文通,南阳人。年轻时是书生,家里以种田为生计,但他专注读书,昼夜不停。妻子常到田里去,在庭院里晒麦子,让高凤看护鸡。当时天降大雨,但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察觉雨水冲走了麦子。妻子回来后责怪询问,高凤这才明白过来。后来他最终成为著名的儒生,于是在西唐山中传授学业。高凤年老时,仍坚持志向不厌倦,名声显著闻名。
注释
以……为业:把……作为职业。
常:同“尝”,曾经。
之:到,往。
曝:晒。
庭:院子。
令:使。
护鸡:;护.看守,防范。
暴雨:下大雨。
经:古代经
简析
本文通过高凤年轻时专注读书至流麦而不觉、终成名儒并坚持教学的事迹,展现其勤学不辍、志坚行笃的品质。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无论出身如何,唯有专注投入、持之以恒,方能突破环境限制,实现人生价值。
昭君辞
沈约〔南北朝〕
朝发披香殿,夕济汾阴河。
于兹怀九逝,自此敛双蛾。
沾妆如湛露,绕臆状流波。
日见奔沙起,稍觉转蓬多。
朔风犯肌骨,非直伤绮罗。
衔涕试南望,关山郁嵯峨。
始作阳春曲,终成苦寒歌。
惟有三五夜,明月暂经过。
登池上楼
谢灵运〔南北朝〕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怨歌行
庾信〔南北朝〕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