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柳恽
吴均〔南北朝〕
清晨发陇西,日暮飞狐谷。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雾露夜侵衣,关山晓催轴。
君去欲何之?参差间原陆。
一见终无缘,怀悲空满目。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天刚破晓的时分,就从陇西出发飞奔;要于夕阳落山之前,赶到狐谷客店安身。
金秋皓月当空照,凉气充满万山林;西风呼啸连日不停,折断高树扬起沙尘。
雾气漾漾露水成珠,寒气袭来侵入衣襟;千山万岭道路崎岖,天咧即走何等艰辛。
您这次远去他乡,是要到哪里扎根?高原平地参差错落,相距遥远颠簸难行。
从今以后各一方,无缘用范太伤心;我胸怀离愁别恨,满目凄然暗昏昏。
注释
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今山西省西南部人,工诗,善尺牍。
陇西:郡名,在今甘肃省内。
飞狐谷:关名,在今河北涞源县。
层岭:重
鉴赏
“清晨”二句是应柳诗“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而来,设想分手之后,柳恽的行色匆匆,日夜兼程。“陇西”是郡的名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飞狐谷”即柳恽诗中所说的“飞狐关”,是古代的要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古称“飞狐之口”。这两句举出两个遥远的地名,极言柳恽所去之地的辽远。“陇西”与“飞狐谷”相去不啻数千里,但这里说朝发夕至,自是夸张之辞,形容柳恽的行旅匆忙,道途艰险。这两句中用两个具体的地名,给读者以实在的感受;同时它又是想像的、夸张的,用了虚写的手法,由虚实的结合,令诗意更为明朗而形象。
“秋月照层岭”四句想象柳恽旅途中的景象与经历,极言其风霜雾露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吴均赠予好友柳恽的。当时柳恽任吴兴太守,离职时曾写有《赠吴均三首》赠给作者吴均,作者吴均作此诗予以回赠。
参考资料:完善
1、
蔡景仙.汉魏诗词鉴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48页
简析
《答柳恽》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先表述友人从陇西出发,沿长城东下到飞狐谷,旅途的艰辛;接着写远离朋友越发遥远,相见无缘,因而引发了诗人对好友柳恽的思念之情和深情厚意。全诗气体遒上,情思深沉,令人可想见柳恽旅途中的风霜之苦、行程的匆遽无息,诗人的别情离绪,油然而生。
吴均
吴均(469年—520年) ,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出身贫寒,性格耿直,好学有俊才。吴均既是历史学家,著《齐春秋》三十卷、注《后汉书》九十卷等;又是著名的文学家,有《吴均集》二十卷,惜皆已亡佚。► 152篇诗文 ► 77条名句
望月婆罗门引·元夕
王寂〔南北朝〕
小寒料峭,一番春意换年芳。蛾儿雪柳风光。开尽星桥铁锁,平地泻银潢。记当时行乐,年少如狂。
宦游异乡。对节物、只堪伤。冷落谯楼淡月,燕寝馀香。快呼伯雅,要洗我、穷愁九曲肠。休更问、勋业行藏。
落日怅望
谢朓〔南北朝〕
昧旦多纷喧,日晏未遑舍。
落日余清阴,高枕东窗下。
寒槐渐如束,秋菊行当把。
借问此何时,凉风怀朔马。
已伤归暮客,复思离居者。
情嗜幸非多,案牍偏为寡。
既乏琅邪政,方憩洛阳社。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