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戎昱〔唐代〕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
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

注释
移家:搬家。
浑:全。
频啼:连续鸣叫。

赏析

  此诗乃诗人迁居离别故宅之作,开篇首句叙离别之事,既点明时节,亦道出旧居方位。彼时正值春风和煦、景致怡人的春日,所别者,正是往日心仪的湖上亭台。

  第二句绘眼前之景:柳枝萦回摆动,藤蔓轻扬舒展,恰似含情脉脉的纤纤玉手,牵拽着诗人的衣襟衣袖,似有不舍其离去之意。这般景致,当真引人牵愁生恨,满是留恋不舍。句中“系”字,将诗人不忍离去的情愫描摹得淋漓尽致——既贴合柳枝、藤蔓柔长的特质,又契合春日暖风轻拂的情境,堪称天作之合。

  第三、四句则写耳畔所闻:久居于此,绿柳枝头的黄莺早已成了旧日相识。见诗人将要迁居,黄莺亦满含不舍,频频啼鸣,使得诗人内心难以平复。句中“啼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当作于作者搬家时,抒写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创作时间不详。

参考资料:完善

1、 俞平伯著·唐诗鉴赏辞典 新1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08

简析

  《移家别湖上亭》是唐代诗人戎昱在搬家时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先写湖上亭春日风光,“好是”总括,醒人耳目;后写湖上亭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草木禽鸟,皆通人性,情犹不舍,巧妙地映衬出诗人对故居的系念。全篇构思非常新颖别致,运用拟人化手法老到纯熟,托物寄兴,依景寓情,委婉含蓄,况味十足。

戎昱

戎昱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后流寓湖南,为潭州刺史崔瓘、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建中三年(782)居长安,任侍御史。翌年贬为辰州刺史。后又任虔州刺史。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流寓桂州而终。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名作《苦哉行》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羁旅游宦、感伤身世的作品以《桂州腊夜》较有名。► 116篇诗文 ► 4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风行

李白 李白〔唐代〕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雁门太守行

李贺 李贺〔唐代〕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崔涂 崔涂〔唐代〕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异乡人 一作:异乡春)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