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
岑参〔唐代〕
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
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
脆叶欺门柳,狂花笑院梅。
不须愁岁晚,霜露岂能摧。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因为喜爱你那青葱的秀色,所以把你移种到这个地方来。
不曾被植种于御史台中,只能栽于这沙漠之中。
柏树傲视那叶片脆弱易折的门前柳树,嘲笑那花朵滥放媚俗的院内梅花。
不用发愁岁月已近冬日,那些寒霜冷露哪里能令柏树摧损呢?
注释
李十五栖筠:李栖筠,安西节度府判官。
台:指御史台。汉代御史府中多植柏树,后因称御史台为柏台或柏府。
碛:沙漠。
参考资料:完善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99-200页
赏析
这首诗作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这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呈给友人,是用以互相勉励之意。
开篇二句叙述移栽柏树的原因,言辞极为朴实、淡雅,颇有古韵。“爱尔青青色,移根此地来”,以如此恬静、闲适的笔触引领全文,令人如处炎炎夏日,避身于柏树浓阴之下,一股清凉之气溢满全身,令人心驰神往。
颔联二句是诗人对这株柏树命运的叹惜:“不曾台上种,留向碛中栽。”很明显这是诗人引以自喻,即自己不能被任用于朝堂,只好兀兀效力于边塞。其实,柏树无论栽于何处,那“青青”秀色是不变的,也正如诗人不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居身于边塞之远,都能时时以报国为己任,其高风亮节如翠柏
简析
《使院中新栽柏树子呈李十五栖筠》是一首五言律诗。此诗称颂柏树枝叶青葱,扎根沙漠,不畏霜露、坚韧不拔、质朴平凡的美德,隐喻诗人百折不挠、建功于沙漠的人生追求目标。全诗咏物明志,写得形象贴切、全面生动,是用以向友人表达互相勉励之意,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
岑参
岑参(718年?-769年?),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县)人或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市)人,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413篇诗文 ► 502条名句
台城
韦庄〔唐代〕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