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江南·歌起处

王世贞 王世贞〔明代〕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歌声响起的地方,夕阳把半江江水染成通红,柔绿的岸草间,增添了梅子雨季的濛濛细雨,淡黄色的衣衫,轻拂着如藕丝般的柔和微风。我的家,远在那五湖烟水的东方尽头。

注释
篙:竹篙。
梅子雨:即夏天梅子黄熟时的连绵细雨。
耐:宜,适宜。
藕丝风:形容风雨细如藕丝。
五湖:指太湖。

简析

  词的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接着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词中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形成优美的视觉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这是舟子的家乡,也是词人家乡太仓的所在地,轻描淡写的陈述句式,却有十分丰富的意蕴。这首词写景如画,色彩和谐,洋溢着舟子,亦即是词人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亦从中折射出他心灵的平静,达到唐代诗人“诗中画趣”的优美境界。

鉴赏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短歌。起句以悠扬的歌声,抓住读者的听觉,先声夺人,引出明丽的画面:斜日半江红。斜日正是落日,落日的晚霞洒在江面上,碧绿的江水出现了“半江瑟瑟半江红”(白居易诗)的瑰丽画面。接着词人又以“柔绿的竹篙”和“黄梅细雨”点缀画面,夕阳之下,细雨,江水新涨,着一“添”字,使人似乎看到竹篙吃水加深,使撑船之人更需奋力,情绪渐渐高涨,推出词中的主人公:穿着淡黄衣衫撑篙的舟子。他那随藕丝般微风飘动的黄色衣衫,不仅给画面增添了新的色彩,也给画面增添了生气。“藕丝风”三字把无形之风写得富有质感,“藕”字透出柔和粉嫩的色彩,造成优美的视觉效果。最后,以“家在五湖东”收尾。这是舟子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6925篇诗文 ► 5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日登花马池城

王琼 王琼〔明代〕

白池青草古盐州,倚啸高城豁望眸。
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
辕门菊酒生豪兴,雁塞风云惬壮游。
诸将至今多卫霍,伫看露布上龙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平凉

李攀龙 李攀龙〔明代〕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入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江阴城墙

佚名 佚名〔明代〕

雪胔白骨满疆场,万死孤忠未肯降。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