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田园杂兴
范成大〔宋代〕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
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湖莲旧荡藕新翻,小小荷钱没涨痕。
斟酌梅天风浪紧,更从外水种芦根。
胡蝶双双入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
鸡飞过篱犬吠窦,知有行商来买茶。
湔裙水满绿苹洲,上巳微寒懒出游。
薄暮蛙声连晓闹,今年田稻十分秋。
新绿园林晓气凉,晨炊蚤出看移秧。
百花飘尽桑麻小,来路风来阿魏香。
三旬蚕忌闭门中,邻曲都无步往踪。
犹是晓晴风露下,采桑时节暂相逢。
污莱一棱水周围,岁岁蜗庐没半扉。
不看茭青难护岸,小舟撑取葑田归。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雨后山家起较迟,天窗晓色半熹微。
老翁欹枕听莺啭,童子开门放燕飞。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青紫的莼菜卷着荷叶的清香,洁白如雪的芹芽和长长的薤菜刚被采拔。
亲自采摘溪边的野菜充当晚餐,在风雨中的短篷船里留宿在横塘。
湖边旧荷塘里的莲藕刚翻新,像铜钱般小的荷叶没入涨水的痕迹。
思量着黄梅天风浪急促,便在湖边外围的水域种上芦根加固堤岸。
蝴蝶双双飞进油菜花田,夏日漫长,没有客人来到农家。
鸡飞越过篱笆,狗在墙洞边狂吠,才知是行走的商人来收购茶叶。
水边绿苹洲上湔裙的春水满溢,上巳节微有寒意,懒得外出游赏。
蛙声从傍晚到清晨,接连不断地喧闹,今年的稻田定会迎来大丰收。
园林新绿初绽
赏析
“紫青莼菜卷荷香,玉雪芹芽拔薤长。自撷溪毛充晚供,短篷风雨宿横塘。”
第一首诗很潇洒。前两句,紫青的莼菜带着淡淡荷叶香,玉雪似的芹芽像薤草一样长。在溪边随便摘些野菜,随便充当晚饭,最后一句,短篷风雨宿横塘,从音韵上和画面上,都颇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觉。短篷,竹字头,指有篷的小船。此时横塘可理解为泛指的水塘,小船、寂寥的水塘、风雨,这几个意象,同时又增添了些“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感慨。短篷,一作“短蓬”。如果是草字头的蓬,短蓬,即彩虹。短蓬、风雨这两个意象也不是没有逻辑关系。这样横塘可推测为指苏州。石湖亦有“年年送客横塘路”句,现苏州就有横塘路。
“湖
简析
《晚春田园杂兴》是一组七言古诗。诗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鲜明的田园风光图,展现出自然的美好、田家的祥和悠闲、农人们忙碌而充实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产品给人带来的享受等。全诗语言平白浅直,非常细腻而直接地正面摹写田园生活的图景,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创作背景
《晚春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此组诗描写春季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2267篇诗文 ► 412条名句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宋代〕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 一作:阑干)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脍 同: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