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君之出矣

徐照 徐照〔宋代〕

自君之出矣,懒妆眉黛浓。
愁心如屋漏,点点不移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夫君,你可知?自你远走后,我终日百无聊赖,再也提不起精神梳妆。
我这愁绪像什么?是了,便如破屋漏下的雨水,一滴接着一滴,绵绵不绝,总滴在同一个地方。

注释
眉黛:黛是古代女子用来画眉的颜料,因称眉为眉黛。
愁心:忧愁之心。

参考资料:完善

1、 李梦生.宋诗三百首全解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第266-267页

赏析

  “自君之出矣”是古乐府中的杂曲歌辞名,核心主题为女子思念远行的丈夫。这一诗题起源于徐干的《室思》,其句“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无有穷已时”,便是最早的典范。此后,沿用这一诗题的作品形成了固定结构:前两句以实写手法,展现离别后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后两句则用比喻进行虚写,传递内心深挚的情意。例如梁代范云的诗“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唐代李康成的诗“自君之出矣,梁尘静不飞。思君如满月,夜夜减容辉”,均遵循此式,徐照的同题诗也采用了这一约定俗成的写法。

  徐照此诗的前两句,聚焦丈夫出门后的生活细节:丈夫远走后,她便再也提不起心思梳妆打扮。女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自君之出矣》是一首五言绝句。开篇点明主旨,简洁明了地交代故事的背景与情感的起因;次句进一步展现了女子因思念而生的慵懒与愁绪;后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抽象的愁绪具象化为具体的形象。整首诗以女子的视角,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爱情中的思念与愁绪,具有感人至深的爱情力量。

徐照

徐照

徐照(?~1211)南宋诗人。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家境清寒,一生未仕,布衣终身,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扁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徐照是“永嘉四灵”之一,其诗宗姚合、贾岛,题材狭窄,刻意炼字炼句。据叶适说,他是“四灵”中首先反对江西派而提倡晚唐诗的诗人。他主要写近体诗,五律尤多。徐照一生有三种爱好:嗜苦茗、游山水、喜吟咏。死后朋友出钱为他安葬。► 288篇诗文 ► 2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东溪

梅尧臣 梅尧臣〔宋代〕

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
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
短短蒲茸齐似剪,平平沙石净于筛。
情虽不厌住不得,薄暮归来车马疲。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闹红一舸

姜夔 姜夔〔宋代〕

余客武陵。湖北宪治在焉:古城野水,乔木参天。余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秋水且涸。荷叶出地寻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见日。清风徐来,绿云自动。间于疏处,窥见游人画船,亦一乐也。朅来吴兴。数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绝。故以此句写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消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