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谷有蓷

诗经·国风·王风〔先秦〕

中谷有蓷,暵其乾矣。有女之离,难其叹矣。难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脩矣。有女之离,条其啸矣。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
中谷有蓷,暵其湿矣。有女之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气干旱无雨将枯槁。有位女子被夫家抛弃逐出,叹息啊。叹息啊,嫁人不淑受煎熬。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气干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被夫家抛弃逐出,抚胸叹息又悲号。抚胸叹息又悲号,嫁人不淑多苦恼。
山谷中的益母草,天气干旱无雨将枯焦。有位女子被夫家抛弃逐出,哽噎抽泣。哽噎抽泣,悔恨莫及空长叹。

注释
中谷:同谷中,山谷之中。孔疏:“中谷,谷中。倒其言者,古人之语皆然,诗文多此类也。”
蓷(tuī):益母草。《尔雅·释草》:“萑,蓷。”郭璞注:“今茺蔚也。叶似荏(萑),方茎,白华,华在节间,又名益母。”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全诗共三章,各章主旨相近,通过反复吟咏强化核心主旨:女子所托非人,最终陷入痛苦、悲伤与愤懑之中。春秋时期妇女遭男子遗弃的现象,表明男权思想在当时已成为社会伦理观念的主流。女子若择偶不慎,嫁给忘恩负义、薄情寡义的丈夫,最终只会被抛弃,陷入自怨自艾的境地。由此可见,中国妇女地位的低下,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

  诗歌每章开篇,均以山谷中的益母草起兴。益母草是一味中草药,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它对妇女有明目益神的功效,现代也常将其用于妇女疾病的治疗与调养,且对妇女孕育子嗣、调养身体有益。诗歌以益母草起兴,用意有二:一是这种植物与妇女关联紧密,提及益母草,易让人联想到妇女的婚恋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中谷有蓷》反映的是东周时期下层妇女的生活状况。这是历来争论最少的《诗经》篇章,从《毛诗序》到现代学者,绝大多数论者都同意:这是一首被离弃妇女自哀自悼的怨歌。只是《毛诗序》以为是“夫妇日以衰薄,凶年饥馑,室家相弃尔”。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141-142
2、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39-141

简析

  《中谷有蓷》是一首杂言古诗。全诗三章,每章六句,从益母草干枯起兴,抒发弃妇内心的苦楚和慨叹。第一章叹其不得已,第二章啸其心中之深怨,第三章泣其穷途之末路。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感层层加深,女子被薄幸丈夫抛弃,她不仅仅是一味怨天尤人,而是痛定思痛,得出“遇人之艰难”、“遇人之不淑”和“何嗟及矣”的结论,这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小结,也是对今后生活的警诫。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先秦〕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歧路亡羊

列子 列子〔先秦〕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杨子戚然变容,不言者移时,不笑者竟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上处女

《战国策》〔先秦〕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

  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益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