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好读书,雅意林壑。其为小吏,在江湖郡县,盖十五年,所至辄可传。任司理参军,转运司以权利变具狱”,茂叔争之不能得,投告身欲去,使者敛手听之。赵公阅道,号称好贤。人有恶茂叔者,赵公以使者临之甚威,茂叔处之超然。其后乃悟曰:“周茂叔,天下士也。” 荐之手朔、论之于士大夫,终其身。其为使者,进退官吏,得罪者自以为不冤,中岁乞身,老手湓城。有水发源于莲花峰下,下合于湓江。茂叔筑屋于其上,用其平生所安乐,媲水而成,名曰濂溪。与之游者曰:“溪名未足以对茂叔之美。”
茂叔讳敦颐。二子寿、焘,皆好学承家,求予作《濂溪诗》。茂叔虽仕宦三十年,而平生之志,终在丘壑。故余诗词不及世故,犹仿佛其音尘。
译文
春陵周敦颐,品格高尚、胸怀豁达,如雨过天晴时的明净风光,他喜爱读书,志趣高雅,钟情于山林。最初担任小吏,在偏远的郡县任职约十五年,每到一处都留下值得传颂的事迹。他担任司理参军时,转运司凭借权势更改已判定的案件,周敦颐据理力争未果,便交出官印欲辞官离去,转运使只好收手听从他的意见。赵抃号阅道,一向以喜好贤才著称。有人诋毁周敦颐,赵公以使者的身份威严地对待他,周敦颐却超然处之。后来赵公才醒悟说:“周敦颐,是天下的贤士啊。”于是亲手写信举荐他,在士大夫之间称赞他,这种赞誉伴随了周敦颐一生。周敦颐担任使者时,任免官吏,那些获罪的人自己觉得并不冤枉。中年时请求辞职,在湓城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