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春社日已经过去,燕子穿过层层帘幕,旧巢里还留着去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它们翅膀舒张想要停下却又犹豫,再试着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又仔细打量雕饰精美的屋梁和彩绘的藻井,还轻声呢喃着商量个不停。商量定后便轻盈地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分开了枝头的花影。
长满花草的小径上,沾着雨水的芹泥湿润柔软。燕子喜欢贴着地面争飞,竞相炫耀自己的轻盈灵巧。傍晚飞回红楼时,已经看够了暮色里昏暗的柳树和迷蒙的花丛。想来它们此刻正安稳地栖息在巢中,睡得香甜。却忘了替人捎来远方的书信。这可愁坏了闺中的女子,她每天都独自靠着雕花栏杆眺望盼望。
注释
春社:古代春天的社日,以祭祀土
这首词对燕子的刻画堪称精妙。全篇未提一个 “燕” 字,却字字不离燕子,既尽显其妍美姿态与灵动神韵,形神兼备,又不觉繁复冗余。“过春社了”,春社多在春分前后,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绽放之时,相传燕子会于此时从南方北归。词人仅点明节候,便让读者自然联想到燕归的画面。此处妙在借节候暗写燕归,透着余味悠长的朦胧感:既省却笔墨,又让诗意含蓄隽永,更能调动读者的想象。“度帘幕中间” 一句,进一步暗喻燕子已然归来;“去年尘冷” 则暗示着旧燕重归,以及故地的新变化。在大自然一派生机的春光里,北归的燕子飞入旧时帘幕,红楼华屋、雕梁藻井依旧,不同的是屋宇空寂无人、满是尘埃,难免让燕子心生几分冷落凄清。
此词创作时间和创作契机已难以确考。有论者认为,此词有弦外之音隐喻韩侂胄之事。邓廷桢《双砚斋词话》:“史邦卿为中书省堂吏,事侂胄久。嘉泰间,侂胄亟持恢复之议,邦卿习闻其说,往往托之于词。如《双双燕》前阕云‘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后阕云‘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大抵写怨铜驼,寄怀毳幕,非止流连光景、浪作艳歌也。”可备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