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有意讽赋,久不得发。偶出东日三百里,抵华岳,宿于趾下。明日,试望其形容,则缩然惧,纷然将,蹙然忧,歊然嬉,快然欲追云,将浴于天河,浩然毁衣裳,晞发而悲歌。怯欲深藏,果欲必行,精若宅炉,寒若室冰,薰然以和,怫然不平。三复晦明,以摇其精,万态既穷,乃还其真。形骸以安,百钧去背,然后知身之治而见其难焉。于是既留无成,辞以长叹。翛然一人下于崖,金玉其声,霜雪其颜,传则有之,代无其邻。姑射之神,蒙庄云。始不敢视,然得与言。粲然笑曰:“用若之求周大物,用若之智穷无端,三四日得无颠倒反侧于胸中乎?是非操其心而自别者耶?”虽然,喜若之专而教若之听,无多传。
岳之霁成,二仪气凝其间。小积焉为邱,大积焉为山。山之大者曰岳,其数五,余尸其一焉。岳之尊,烛日月,居乾坤。诸山并驰,附丽其根。浑浑河流,自禹以来,自北而奔。姑射九⿰(土嵏),荆巫梁岷,道之云远兮,徒遥而宾。岳之形,物类无仪。其上无齐,其傍无依。举之千仞不为崇,抑之千仞不为卑。天雨霁霁,三峰相差,虹蜺出其中,来饮河湄。特立无朋,似乎贤人守位,北面而为臣。望之如云,就之如天。仰不见其巅,肃阿芊芊,蟠五百里,当诸侯田。岳之作,鬼神反覆,蛟龙不敢伏。若岁大旱,鞭之朴之,走之驰之,甘雨烂漫,百川东逝,千里而散。噫气蹶然,怒乎幽岩,渐于人间,其声浏浏。岳之殊,巧说不可穷。见于中天,挲挲而掌,峨峨而莲。起者似人,伏者似兽,坳者似池,洼者似臼,攲者似弁,呀者似口,突者似距,翼者似抱。文乎文,质乎质,动乎动,息乎息,呜乎呜,默乎默。上上下下,千品万类,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其乃缮人事,吾焉得毕议。今作帝耳目,相其聪明,下瞩九州,在宥偫生。霁太孙时,其人俞俞。其主人者,始乎容成,卒乎神农,中间数十君,姓氏可称。其徒以饮食为事,未有仁义。时哉时哉,又何足涖!是后敬乎天,成乎人者,必辟其心,假其神,与之龄,降其人。故轩辕有盛德,蚩尤为贼,生物不遂,帝乃用力。大事不可独治,降以后牧。三人有心,烈火就扑。其子之子,其孙之孙,咸明且仁。虽德之衰,物其所宜。由夏以降,汤发仁以王,癸受暴以亡。甲戊诵钊,不敢有加,唯遵其常,享国遂长。天事著矣,莫见乎高而谓乎茫茫。余受帝命,亿有万岁,而不敢怠遑。臣赞之曰:若此古矣祖矣,大矣异矣,富矣庶矣,骇矣怖矣。上古之事,粗知之矣,而神之言,又闻之矣。然起居于上,宫室于下,如此之久矣,其所见何如也?曰:见若咫尺,田千亩矣;见若环堵,城千雉矣;见若杯水,池百里矣;见若蚁垤,台九层矣。醯鸡往来,周东西矣;蠛蠓纷纷,秦速亡矣;蜂窠联联,起阿房矣;俄而复然,立建章矣;小星奕奕,焚咸阳矣;累累茧栗,祖龙藏矣。其下千载,更改兴坏,悲愁辛苦,循其上矣。臣又问曰:古有封禅,今读书者,云得其传,云失其传,语言纷纶,于神何如也?曰:若知之乎?闻圣人抚天下,既信于天下,则因山岳而质于天,不敢多物。若秦政汉彻,则率海内以奉祭祀,图福其身,故庙祠相望,坛墠迤逦,盛气臭,夸金玉,聚薪以燔,积灰如封。天下怠矣,然犹慊慊不足。秦由是薙,汉由是弱。明天子得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庙堂之上,垂衣裳而已。其于封禅,存可也,亡可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青天无云月如烛,露泣梨花白如玉。
子规一夜啼到明,美人独在空房宿。
空赐罗衣不赐恩,一薰香后一销魂。
虽然舞袖何曾舞,常对春风裛泪痕。
不洗残妆凭绣床,也同女伴绣鸳鸯。
回针刺到双飞处,忆著征夫泪数行。
眼想心思梦里惊,无人知我此时情。
不如池上鸳鸯鸟,双宿双飞过一生。
一去辽阳系梦魂,忽传征骑到中门。
纱窗不肯施红粉,徒遣萧郎问泪痕。
莺啼露冷酒初醒,罨画楼西晓角鸣。
翠羽帐中人梦觉,宝钗斜坠枕函声。
行人南北分征路,流水东西接御沟。
终日坡前怨离别,谩名长乐是长愁。
偏倚绣床愁不起,双垂玉箸翠鬟低。
卷帘相待无消息,夜合花前日又西。
悔将泪眼向东开,特地愁从望里来。
三十六峰犹不见,况伊如燕这身材。
满目笙歌一段空,万般离恨总随风。
多情为谢残阳意,与展晴霞片片红。
两心不语暗知情,灯下裁缝月下行。
行到阶前知未睡,夜深闻放剪刀声。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数日相随两不忘,郎心如妾妾如郎。
出门便是东西路,把取红笺各断肠。
无定河边暮角声,赫连台畔旅人情。
函关归路千馀里,一夕秋风白发生。
花落长川草色青,暮山重叠两冥冥。
逢春便觉飘蓬苦,今日分飞一涕零。
洛阳才子邻箫恨,湘水佳人锦瑟愁。
今昔两成惆怅事,临邛春尽暮江流。
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
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