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罨画楼诗话·节选

廖景文 廖景文〔清代〕

  王荆公居钟山,每饭已,必跨驴,一至山中,或舍驴,遍过野人家,所云:“独寻寒水渡,欲趁夕阳还”,“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也。苏子瞻谪黄州,布衣芒屦,出入阡陌,每数日,辄一泛舟江上。晚贬岭外,无一日不游山。故其胸次洒落,兴会飞舞,妙诣入神。我辈才识远逊古人,若跼蹐一隅,何处觅佳句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王安石居住在钟山时,每次吃完饭,必定骑上驴到山里去。有时舍下驴,走遍山野人家。正如他诗句所说:“独自寻找寒水渡口,想要趁着夕阳返回”,“因为数落花坐得久了,慢慢寻找芳草导致归途迟缓“。苏轼被贬到黄州时,穿着粗布衣服和草鞋,在田间小路进出,每过几天,就乘船在江上游玩一次。晚年他被贬到岭南以外,没有一天不游览山景。所以他们的胸怀洒脱,兴致飞扬,妙境达到神妙的境界。我们这些人的才学见识远远不如古人,如果局限在一个小地方,从哪里找到佳句呢?

注释
王荆公: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已:停止。
苏子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这篇文章通过王安石苏轼的游历往事,揭示文人创作的灵感源泉。二人虽处逆境,却以山水为伴:王安石骑驴访野趣,苏轼布衣泛江海,在自然中沉淀出“细数落花”“缓寻芳草”的诗意心境。作者借古喻今,指出局限一隅难出佳句,唯有开阔胸襟、寄情天地,方能抵达“兴会飞舞”的创作化境。

廖景文

廖景文

廖景文,字琴学,号檀园,青浦人。乾隆丁卯举人,官合肥知县。有《古檀》、《平梁归雁》、《倚杖听吟》诸集。► 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叟斥牛

纪昀 纪昀〔清代〕

  雍正初,李家洼佃户董某,父死,遗一牛,老且跛,将卖于屠肆。牛逸至其父墓前,伏地僵卧,牵挽鞭捶,皆不起。村人闻是事,络绎来视,忽邻叟刘某愤然至,以杖击牛曰:“其父堕河,何预尔事?使随波漂流,充鱼鳖食,岂不大善?尔无故多事,引之使出,多活十余年,致其奉养,死而买棺葬。且留此一坟,岁需祭扫,为董氏之孙无穷累,尔大罪矣!尔就死,活该!”盖董某之父尝坠河中,牛随之跃入,牵其尾得脱险也。董某初不知其事,闻之大惭,自打颊曰:“我乃非人也!”急引牛而归。老牛数月后病死,泣而埋之。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减字木兰花·断魂无据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断魂无据,万水千山何处去?没个音书,尽日东风上绿除。
故园春好,寄语落花须自扫。莫更伤春,同是恹恹多病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多令·枫老树流丹

蒋春霖 蒋春霖〔清代〕

枫老树流丹。芦花吹又残。系扁舟、同倚朱阑。还似少年歌舞地,听落叶、忆长安。
哀角起重关。霜深楚水寒。悲西风、归雁声酸。一片石头城上月,浑怕照、旧江山。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