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韩愈 韩愈〔唐代〕

十月阴气盛,北风无时休。
苍茫洞庭岸,与子维双舟。
雾雨晦争泄,波涛怒相投。
犬鸡断四听,粮绝谁与谋。
相去不容步,险如碍山丘。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男女喧左右,饥啼但啾啾。
非怀北归兴,何用胜羁愁。
云外有白日,寒光自悠悠。
能令暂开霁,过是吾无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十月的时候冷锋极盛大,北风的吹拂完全没停休。
在这苍茫的洞庭湖岸边,你我相傍分别系着小舟。
此时雾雨晦暗争着落下,湖面波涛怒击如同对投。
小舟四周的鸡犬难鸣吠,你我船上的粮绝无处谋。
想要移步也不能成功啊,险像好似被阻碍着山丘。
现在清谈虽可驱散饿感,平生梦想却是来之无由。
左右的男女们都在喧哗,有的还因饥饿哭声啾啾。
想到如非那北归的吸引,怎会羁留此地忍受忧愁。
但看着天上云外的白日,射出的寒光却自在悠悠。
若此刻暂能停雨见晴天,这就已是我无上的祈求。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为永贞元年(805年)十月,韩愈赴江陵途中过洞庭湖,遇大风被阻于湘水注入洞庭湖左侧的鹿角山时所作。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云:“避风太湖,七日鹿角”,可知被阻共七日,遂与张署有唱和之作,而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挚友张署的赠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卞孝萱,张清华编选·韩愈集:凤凰出版社,2014.10
2、 (唐)韩愈著;王基伦注析·韩愈诗选: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07

简析

  《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分两部分,前十二句为第一部分,写韩愈由衡山北上,正怀北归兴致,不料遇暴风所阻,路隘粮绝,一时无法可想,企盼天晴,偏天又下雨;后八句为第二部分,写诗人渴盼云开日出、挂帆远航、驶向人生目标的心愿。这首诗具体、形象地描写了险恶的天气、环境;生动地表现出诗人的凄苦心情;刻画诡奇,寄托悱侧,造意可爱。

韩愈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一说怀州修武(今河南修武)人 ,自称“郡望昌黎(今辽宁义县)” ,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中国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444篇诗文 ► 175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流莺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花下醉

李商隐 李商隐〔唐代〕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
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杜甫 杜甫〔唐代〕

大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别驾元持宅,见临颍李十二娘舞剑器,壮其蔚跂,问其所师,曰:“余公孙大娘弟子也。” 开元五载,余尚童稚,记于郾城观公孙氏,舞剑器浑脱,浏漓顿挫,独出冠时,自高头宜春梨园二伎坊内人洎外供奉舞女,晓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公孙一人而已。玉貌锦衣,况余白首,今兹弟子,亦非盛颜。既辨其由来,知波澜莫二,抚事慷慨,聊为《剑器行》。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绛唇珠袖两寂寞,晚有弟子传芬芳。
临颍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扬扬。
与余问答既有以,感时抚事增惋伤。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孙剑器初第一。
五十年间似反掌,风尘澒洞昏王室。
梨园弟子散如烟,女乐余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萧瑟。
玳筵急管曲复终,乐极哀来月东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