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龙吟·蓬莱阁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堕虹际。层观翠冷玲珑,五云飞起。玉虬萦结城根,澹烟半野,斜阳半市。
瞰危睇。门巷去来车马,梦游宫蚁。秦鬟古色凝愁,镜中暗换,明眸皓齿。
东海青桑生处,劲风吹浅,瀛洲清泚。山影泛出琼壶,碧树人世。枪芽焙绿,曾试云根味。岩流溅、涎香惯揽,娇龙春睡。露草啼清泪。酒香断到,文丘废隧。今古秋声里。情漫黯、寒鸦孤村流水。半空画角,落梅花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正是彩虹向下悬垂的时机。层层楼观冷翠玲珑,巍然耸立,五色祥云,凌空飞举。虬龙盘绕在城垣根际,西去的斜阳,照射半个市区。
站在高处远眺,所有风光尽入这凝神流睇。门巷之间车来马去,经历了富贵荣华的蝼蚁,真像是南柯一梦。秦望山如美女发鬟,古色中平添了淡淡愁绪,倒映历史画卷的镜湖,不知不觉物换星移,当时的明眸皓齿,如今去向哪里?
沧海桑田,劲风吹起,大瀛洲仙境,更显得清晰无比。山影里托出个琼壶,传说中的仙山从海上泛起,碧绿的大树枝叶扶疏,跟人世间相差无几。“枪芽”般珍贵的嫩茶焙制出诱人的绿意,“云根”的神韵,品尝后便令人神迷。山崖上泉水倾泻,瀑布般飞迸撞击,海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吴文英初客绍兴时期的词作。杨铁夫《吴梦窗词笺释》:“此词与《绛都春》之赋蓬莱阁灯屏不同,彼盛而此衰。疑此词作于宋亡之后,故中多吊古感慨语。(‘东海’三句)疑指宋亡而言,可为梦窗卒于临安破后之证。”吴文英生活在南宋灭亡前夕,杨铁夫认为他及见宋亡,《瑞龙吟·蓬莱阁》是在宋亡之后,吴文英亲见元兵攻入临安有感而作。这一点虽不能说已是定论,但作者已能痛感南宋灭亡在即则是不用置疑的。

参考资料:完善

1、 (宋)吴文英著;吴蓓笺校.梦窗词汇校笺释集评 上[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04.258-262
2、 孙虹. 吴梦窗绍兴府治词的图志诠证[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5, (1):64-68.
3、 陶尔夫,刘敬圻著.南宋词史 下[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09.295

赏析

  这首词写景以抒家国之叹。除写眼前实景外,更用虚笔写情中之景,这情中景,有的化用典故,有的是联想创造,有的古今对比,总之所写之景均为表达其家国兴亡的题旨。

  这首词分为三片,上片描绘了蓬莱仙境的背景。首先用“堕虹际”勾勒出蓬莱阁的壮丽景象,犹如彩虹从天而降,让人感受到它的气宇不凡。接着,“层观翠冷玲珑”描述了楼阁的玲珑剔透,高耸入云,有五色彩云萦绕,宛如仙境一般。“翠”字突出了楼阁四周多翠树环绕,“冷”字为楼阁增添了一份清冷之感,为接下来的描绘起了铺垫作用。“玉虬萦结城根”则说明蓬莱阁在绍兴城中,站在蓬莱阁上远望,可见野外澹烟迷濛,近可见市内斜阳沉沉。这景象喻国势颓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全词分三片。第一段勾画蓬莱仙境的背景。第二段转写绍兴故郡的特异风光。第三段前五句用“沧海桑田”事典。承上,点出“琼壶”;启下,转写“碧树人世”。但以下所写之“枪芽”“云根”“涎香”“娇龙”等物典,仍是实中有虚,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从“露草”句开始至终篇,用“今古秋声里"加以唱叹,将“蓬莱阁”这一主题融入历史时空。全词反复赞颂蓬莱阁为登临胜地,同时在其中插赞卧龙山的云雾茶和泉水,并抒发对葬于此地的古越文种大夫的感叹。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6篇诗文 ► 156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叶梦得 叶梦得〔宋代〕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小窗低户深映,微路绕欹斜。为问山翁何事,坐看流年轻度,拚却鬓双华。徙倚望沧海,天净水明霞。
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却恨悲风时起,冉冉云间新雁,边马怨胡笳。谁似东山老,谈笑净胡沙。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昭君怨·咏荷上雨

杨万里 杨万里〔宋代〕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