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赋
夏完淳〔明代〕
尔乃矩持炎帝,方司祝融,朱明日永,丽节天中。陈柯槭其蕤露,柔条扇其景风。绿泛麦秋,黄分梅雨。凉月隐而纳凉,愁霖深而清暑。度九夏之逝光,忽五日之令序。晞光拂其蕙畹,皋阴沐于蒲塘。丹李垂实,素槿成行。泛崇兰而欲落,闻鸣鴂而不芳。云垂黄鹤之风,水变丹鱼之浪。语鸲鹆而新调,采蟾蜍而相望。桃似人形,艾皆虎状。当江南之芳景,极榜汰之水嬉。彩鹢雷动,锦帆云齐。鱼龙骇,神灵疑。乱汪洋之渌波,拨容与之双桨。相逢莲叶之西,共泛星槎之上。吴姬抗腕而御桡,越女停云而振响。啁啾四发,欸乃一声。晓泛而露荷如拭,晚归而月柳微明。长洲空苑,阖闾古城,家家《竹枝》,人人《桃叶》。红回系臂之丝,青留斗草之袜。绕腕则条脱双钩,泛酒则菖蒲九节。屯兵革之闵酷,遘乡关之乱离。愁中风俗,梦里岁时。寂寞邺中之赠,仿佛江州之仪。地腊谁传,方舟不渡。今年之朱索空缠,去岁之赤符已破。兰非可浴之汤,艾无可悬之户。萧条佳节,惨淡余生。盘中角黍,杯底枭羹。缕非续命,增慨乌鸢之歌,反覆龙蛇之调。家国烦冤,形神相吊。呜呼!三闾有恨,百赎何身。虽年年而祭屈,或处处而祠陈。魂归来兮未定,哀江南兮几人?
夏完淳
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1647年10月16日)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抗清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68篇诗文 ► 130条名句
明皇秉烛夜游图
高启〔明代〕
花萼楼头日初堕,紫衣催上宫门锁。
大家今夕燕西园,高爇银盘百枝火。
海棠欲睡不得成,红妆照见殊分明。
满庭紫焰作春雾,不知有月空中行。
新谱霓裳试初按,内使频呼烧烛换。
知更宫女报铜签,歌舞休催夜方半。
共言醉饮终此宵,明日且免群臣朝。
只忧风露渐欲冷,妃子衣薄愁成娇。
琵琶羯鼓相追逐,白日君心欢不足。
此时何暇化光明,去照逃亡小家屋。
姑苏台上长夜歌,江都宫里飞萤多。
一般行乐未知极,烽火忽至将如何?
可怜蜀道归来客,南内凄凉头尽白。
孤灯不照返魂人,梧桐夜雨秋萧瑟。
岳阳纪行
袁宗道〔明代〕
从石首至岳阳,水如明镜,山似青螺,蓬窗下饱看不足。最奇者墨山仅三十里,舟行二日,凡二百余里,犹盘旋山下。日朝出于斯,夜没于斯,旭光落照,皆共一处。盖江水萦回山中,故帆樯绕其腹背,虽行甚驶,只觉濡迟耳。
过岳阳,欲游洞庭,为大风所尼。季弟小修秀才,为《诅柳秀才文》,多谑语。薄暮风极大,撼波若雷,近岸水皆揉为白沫,舟几覆。季弟曰:“岂柳秀才报复耶?” 余笑曰:“同袍相调,常事耳。”因大笑。
明日,风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