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秋后题

杜甫 杜甫〔唐代〕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光阴一天天逝去可不饶人,从昨夜起,又换了一个节气。
寒蝉声音凄厉不停号叫,秋燕已经像过客一样准备南归。
平生只愿离开尘世去隐居,快五十岁了,心中惆怅不止。
辞官弃职这事还得由我做主,为何要被功名利禄所牵绊?

注释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
日月:光阴。
饶:宽恕,饶恕。
节序:节令的顺序。
昨夜隔:昨夜还属于另一个节序,今天立秋,秋季开始了。
玄蝉:秋蝉,寒蝉。因蝉又名玄虫,故称。玄,黑色
号:蝉鸣声。
“秋燕”句:谓燕子因天气转寒,即将南飞。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次日,当时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乾元二年春末,杜甫由洛阳返回华州任上。关中地区从春天开始的旱情,一直持续到夏天仍未缓解,导致粮食颗粒无收,米价暴涨,百姓纷纷上路逃荒。由于饥荒严重,政局混乱,而且唐肃宗排挤唐玄宗旧臣,杜甫对此很失望,决心辞去官职,携家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此诗即为杜甫想要弃官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仇兆鳌注;于鲁平补注. 杜甫诗注 上 第2版[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4:283.
2、 叶渠梁选编. 杜甫诗集典故探义 上[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240-241.
3、 韩成武编著. 杜甫[M].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56.

简析

  《立秋后题》是一首五言古诗。前四句写秋后之景,寒蝉叫个不停,更增加人的哀伤。秋燕亦如客子,不久将离此而去;后四句抒写怀抱,平生早就有弃官归隐的愿望,如今年近半百还在为此苦恼,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即景抒情,以秋燕自喻,巧妙化用典故,节奏流畅、意蕴悠长。

赏析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诗人在开篇即对时间的流逝做了敏锐的提示,世上的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立秋节气,便会发现每天的气候总是有所不同的。“饶”有宽裕之意,属唐宋时的口语。“节序”是指一年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秋七月这一段时间,也就是指立秋。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随着季节的无情推移,寒蝉开始不停地鸣叫,就连秋天的燕子也已开始出发到万里之外去了。诗人以秋燕自喻,谓自己即将离开华州,如秋燕离巢一般,故以“如客”来形容。漂泊的诗人感觉到自身就像夏秋之交的燕子一样,这也是此后杜诗中经常出现的,如《秋兴八首·其三》中的“清秋燕子故飞飞”一句,可以给读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鹿洞二首·其一

王贞白 王贞白〔唐代〕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遣悲怀三首·其三

元稹 元稹〔唐代〕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 陈子昂〔唐代〕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