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秋后题

杜甫 杜甫〔唐代〕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
平生独往愿,惆怅年半百。
罢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光阴一天天逝去可不饶人,从昨夜起,又换了一个节气。
寒蝉声音凄厉不停号叫,秋燕已经像过客一样准备南归。
平生只愿离开尘世去隐居,快五十岁了,心中惆怅不止。
辞官弃职这事还得由我做主,为何要被功名利禄所牵绊?

注释
立秋:二十四节气之一。
日月:光阴。
饶:宽恕,饶恕。
节序:节令的顺序。
昨夜隔:昨夜还属于另一个节序,今天立秋,秋季开始了。
玄蝉:秋蝉,寒蝉。因蝉又名玄虫,故称。玄,黑色
号:蝉鸣声。
“秋燕”句:谓燕子因天气转寒,即将南飞。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立秋后次日,当时杜甫在华州司功参军任上。乾元二年春末,杜甫由洛阳返回华州任上。关中地区从春天开始的旱情,一直持续到夏天仍未缓解,导致粮食颗粒无收,米价暴涨,百姓纷纷上路逃荒。由于饥荒严重,政局混乱,而且唐肃宗排挤唐玄宗旧臣,杜甫对此很失望,决心辞去官职,携家前往秦州(今甘肃天水)。此诗即为杜甫想要弃官时所作。

参考资料:完善

1、 (清)仇兆鳌注;于鲁平补注. 杜甫诗注 上 第2版[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4:283.
2、 叶渠梁选编. 杜甫诗集典故探义 上[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240-241.
3、 韩成武编著. 杜甫[M]. 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56.

简析

  《立秋后题》是一首五言古诗。前四句写秋后之景,寒蝉叫个不停,更增加人的哀伤。秋燕亦如客子,不久将离此而去;后四句抒写怀抱,平生早就有弃官归隐的愿望,如今年近半百还在为此苦恼,表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全诗即景抒情,以秋燕自喻,巧妙化用典故,节奏流畅、意蕴悠长。

赏析

  “日月不相饶,节序昨夜隔。”诗人在开篇即对时间的流逝做了敏锐的提示,世上的万物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到了立秋节气,便会发现每天的气候总是有所不同的。“饶”有宽裕之意,属唐宋时的口语。“节序”是指一年划分的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秋七月这一段时间,也就是指立秋。

  “玄蝉无停号,秋燕已如客。”随着季节的无情推移,寒蝉开始不停地鸣叫,就连秋天的燕子也已开始出发到万里之外去了。诗人以秋燕自喻,谓自己即将离开华州,如秋燕离巢一般,故以“如客”来形容。漂泊的诗人感觉到自身就像夏秋之交的燕子一样,这也是此后杜诗中经常出现的,如《秋兴八首·其三》中的“清秋燕子故飞飞”一句,可以给读

展开阅读全文 ∨
杜甫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浦歌十七首·十五

李白 李白〔唐代〕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平乐·烟深水阔

李白 李白〔唐代〕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离别。
尽日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其七

刘禹锡 刘禹锡〔唐代〕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