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我被贬居黄州,至今已三度遇见重阳,每一次都与太守徐君猷在栖霞楼相聚。如今徐公将要离任,请求调任湖南的州郡,念及这些往事,我心中满是怅然,于是写下这首词。
自嘲这奔波的人生恍如一场幻梦,我在他乡漂泊已过三载,如今又到了重阳佳节。头发早已花白稀疏,对着荒芜的园圃,忍不住搔首叹息。幸好有您这般重情重义,既善于饮酒又政务清闲,恰似古时施行无为而治的贤明太守,常伴我左右。年年登高远望,岁岁宴饮欢聚,眼前的景物风光始终如往日一般。
此番相聚,本就该开怀畅饮直至沉醉,还要把紫菊与茱萸细细观赏、频频嗅闻。萧瑟秋风卷落枯叶,我仍记得您亲手栽种的那两株柳树。明年今日,请
上片从三年贬谪的亲身经历切入,倾诉对太守徐君猷的深厚情谊。开篇以“劳碌生涯如幻梦”自嘲,道尽贬居此地三载、身为他乡漂泊者的况味,一个“笑”字领起后续对偶句,万般心绪都藏在这看似轻淡的笔触之中。紧接着,“华发”与“荒园”的对照更添岁月感慨——白发稀疏,面对荒芜园圃时的搔首叹息,终究挡不住时光的侵蚀,将人生易老的怅惘写得真切。
笔锋一转,“赖有”三句转而颂扬徐君猷的贤德:酒入愁肠却不扰心智,能遇这般重情、善饮且政务清闲的良吏,恰如古时施行仁政的贤守。苏轼在《遗爱亭记》中曾赞徐君猷“未尝怒也,而民不犯;未尝察也,而吏不欺”,正是对这份贤明的最好印证。结尾则呼应序言中“每岁相
参考资料:完善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787篇诗文 ► 4824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