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燕子楼中

文天祥 文天祥〔宋代〕

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后山《妾薄命》之意。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首词唱和王夫人的《满江红》词韵,大致效仿陈师道《妾薄命》的意旨。

在这燕子楼中,又熬过了几个萧瑟的秋天。思念往昔的时光,青年时的岁月美好如梦,曾像乘鸾鸟飞升仙境般身处宫廷。容颜不知不觉间消瘦,衣带也渐渐宽松;泪水斜斜滑落,打湿了鬓边的花钿。最无奈的是,芭蕉的影子爬上窗纱,青灯又恰恰熄灭。
昔日的曲池已然淤塞,高台也早已倾颓。人世间的变故,实在不堪言说!我面对着南阳阡墓,衣襟上沾满了赤诚的血泪。人情世态就像翻覆无常的风雨,而我矢志不移的心,就如那皎洁的明月。可笑徐德言、乐昌公主那段所谓的风流往事,终究不过是菱花镜破、再难重圆罢了。

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整篇用唐代张惜的宠姬关盼盼自比,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词人的爱国赤心。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被囚禁已历经多年,一个 “捱” 字道尽了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的煎熬之苦。有情之人品味这个字,仿佛能看见高楼小窗前,一位满怀愁绪的女子伸长脖颈翘首远望,却又紧锁眉头、黯然失神的模样。用 “秋色” 替代岁月,更能显露词人心底的情愫: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但对于被敌军囚禁的人而言,眼前与心头却满是萧瑟的秋意,生动地传达出词人当时的心境。“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这是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目睹眼前的凄凉景象,不自觉间又回想起那些如乘鸾鸟飞赴仙宫般美好的时光。然而这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祥兴二年(1279年),文天祥王清惠的口气,用王词的原韵,代她写了一首《满江红·代王夫人作》。文天祥在写了《满江红·代王夫人作》之后,余意未尽,大约在一两年之后,又按王清惠词的原韵,和作了一首《满江红·燕子楼中》。

参考资料:完善

1、 谢柏著,少年不识愁滋味:宋词,我的温柔体验,哈尔滨出版社,2009.01,第244-246页
2、 苏者聪著,宋代女性文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265页

简析

  词的上片以燕子楼暗指自己被囚于燕京的岁月,以“乘鸾仙阙”比喻年轻时中状元、仕途一帆风顺的美好景象,但突然遭遇牢狱生涯、国破家亡,于是肌玉暗消,以泪洗面;下片在和缓的语气中,塑造了美人向旧主墓阡倾泻血泪的意象,表达出国家虽然覆灭,但自己依然矢志不渝的精神。这首词一改词人的豪放文风,以香草美人寄托国家大事,风格婉约清丽。

文天祥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1023篇诗文 ► 19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一身 一作:百年)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范成大〔宋代〕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