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二叟钓鱼

林昉 林昉〔宋代〕

  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也?”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乙如其教,连取数鱼。予叹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两位老人各自蹲在一块石头上钓鱼。其中甲得到的鱼十分多、并且很轻易就钓到,乙终日无所收获。(乙)就扔下钓竿问甲道:“(我们的)鱼饵相同,钓鱼的溪流也相同,为什么有钓得到鱼和钓不到鱼的不同?”甲说:“我开始下钩的时候,只知道有我而不知道有鱼,眼睛不眨,神色不变,鱼忘了(坐这的是)我,所以容易上钩了。你在意的是鱼,(总是)看着鱼,神态(总是)变所以鱼(自然)就逃离了,哪会有收获呢?”乙按照他教的做,一连钓到几条鱼。我感叹道:“多好呀,愿望的实现关键在于掌握规律。”

注释
叟:老人。
分石:各自蹲在一块石头上。分:各自。
至: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文通过二叟分石而钓的寓言故事,以事寓理,揭示出“专注忘我”的哲理要义。甲叟“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的回答,强调心志专一、物我两忘的垂钓境界;乙叟“意乎鱼,目乎鱼”的紧张状态,则暗喻急功近利者心神外驰的弊端。文章以小见大,将具体垂钓经验升华至道家“虚静守中”的哲学高度,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技进乎道”的认知智慧。

林昉

林昉

林昉,字景初,号石田,粤(今广东)人。曾为释英《句云集》作序。宋亡不仕。与汪元量有交(《湖山类稿》卷一《客感和林石田》、卷四《答林石田见访有诗相劳》)。有《石田别稿》,已佚。今录诗十六首。► 3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

叶梦得 叶梦得〔宋代〕

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
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张孝祥 张孝祥〔宋代〕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父·渔父醒

苏轼 苏轼〔宋代〕

渔父醒,春江午,梦断落花飞絮。酒醒还醉醉还醒,一笑人间今古。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