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孟阜寻梅韵
陈傅良〔宋代〕
平生拙状物,出语辄自咍。
久欲颂梅花,恒恐累纸写不该。
羡子年少气豪每,诗筒往往岁一来。
语不惊人生意不止,笔力待尽千松煤。
我以病骥追霜隼,著鞭不上嗔人催。
置诗太息梅困我,恨不纵斧寻条枚。
嗟乎孤山无人老坡死,水边竹外谁低徊。
我尝欲拟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
退藏物后独笑傲,奄有岁晚多惊猜。
纷纷自谓好颜色,万彙秃立皆堪哀。
模将此意入诗句,十年未就梅空开。
君诗却怪梅不见,今我内热红生腮。
强随嶮韵终不满,今年又恐坐看落片飞莓苔。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588篇诗文
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辛弃疾〔宋代〕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间。
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清平乐·春晚
王安国〔宋代〕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扬子江
文天祥〔宋代〕
自通州至扬子江口,两潮可到。为避渚沙,及许浦,顾诸从行者,故绕去,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