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
白居易〔唐代〕
曾于太白峰前住,数到仙游寺里来。
黑水澄时潭底出,白云破处洞门开。
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惆怅旧游那复到,菊花时节羡君回。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曾经在太白峰前居住过,也多次到仙游寺里去。
当黑水潭变得清澈时,潭底的景象就能显现出来;当白云散开的地方,山洞的门也仿佛随之敞开。
在树林里温酒,就用红叶来生火;在石头上题诗前,先扫去上面的青苔。
可叹过去的游踪再也无法重访,如今到了菊花开放的时节,真羡慕你能回到那里去。
注释
数:屡次。
旧游:昔日游览的地方。
简析
这首诗满是对旧游的深切怀恋,开篇直白点出太白峰、仙游寺的过往踪迹,透着亲切的熟悉感。中间两联景致与情致相融,黑水澄现潭底、白云散开露洞门,是清灵的自然之趣;林间烧红叶暖酒、石上扫绿苔题诗,是闲适的生活之乐,细节鲜活动人。末句陡转,旧游难再访的惆怅,叠加菊花时节羡人归的怅惘,带着深沉的怀旧味,读来余韵悠长。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991篇诗文 ► 1876条名句
和友人伤歌姬
温庭筠〔唐代〕
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更能何事销芳念,亦有浓华委逝川。
一曲艳歌留婉转,九原春草妒婵娟。
王孙莫学多情客,自古多情损少年。
远别离
李白〔唐代〕
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潇湘之浦。
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
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
我纵言之将何补?
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
尧舜当之亦禅禹。
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或云:尧幽囚,舜野死。
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
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
恸哭兮远望,见苍梧之深山。
苍梧山崩湘水绝,竹上之泪乃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