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二首
杜甫〔唐代〕
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
双双瞻客上,一一背人飞。
云里相呼疾,沙边自宿稀。
系书元浪语,愁寂故山薇。
欲雪违胡地,先花别楚云。
却过清渭影,高起洞庭群。
塞北春阴暮,江南日色曛。
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万里之外衡阳的大雁,今年又向北飞回。
它们一双双望着行人向上飞,一只只避开人群独自离去。
在云间相互呼唤得急切,在沙滩上独自栖息的情景却很少见。
大雁系书传信不过是虚妄的传言,忧愁寂寞中,我思念着故乡的薇草。
想要避开雪景离开胡地,在花开之前告别楚地的云彩。
又掠过清澈渭河的倒影,在洞庭湖上振翅高飞,超越雁群。
塞北的春阴已近傍晚,江南的日光也变得昏黄。
那受过箭伤、流落他乡的雁羽,飞行的队伍已断,鸣声让人不忍听闻。
注释
衡阳雁:雁是候鸟,秋来南飞,传说到衡阳为止,不过湖南衡山
创作背景
杜甫自大历三年(768)正月带着全家离开四川,在湖北、湖南飘泊了两年多,写下九十多首诗,其中以《归雁》为题的诗写了四首。到了衡州,杜甫写《归雁二首》(翻宋本第二首题名为《再吟》),对衡阳雁北飞寄予无限牵挂。
参考资料:完善
1、
唐·杜甫 著,清·仇兆鳌 注 ·杜诗详注 第1-4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
刘娟娟 编著·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五岳名山文化·济南:泰山出版社,2012年
简析
《归雁二首》是一组五言律诗。第一首诗说人不如雁,说人与人之间的离合聚散,映射出诗人内心因无法返乡而产生的孤独与寂寞;第二首诗诗人自比大雁,他心中充满对故土的思念与对现状的无奈,也暗含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地域差异的深刻感受。全诗归是主题,雁是道具,诗人借雁抒发了难以排遣的愁绪乡思。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38篇诗文 ► 2734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