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慄。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遭贬获罪,我居住在这个州郡,内心始终满是惶恐不安。但凡有闲暇,我便悠然漫步,无拘无束地四处遨游。平日里,我常与友人一同攀高山、探深林,一直走到蜿蜒溪流的尽头。那些偏僻的清泉、奇特的山石,凡是偏远之地,我们无所不至。抵达目的地后,我们拨开杂草席地而坐,倾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后便相互枕靠着入眠,梦中总会奔赴心中向往的美好境地。睡醒了就起身,起身便踏上归途。我原以为这州里所有形态奇特的山峦,我都已游历殆尽,却从未知晓西山竟如此奇绝独特。

  元和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我闲坐法华寺西亭,远眺西山时,才忽然指着它惊觉其奇特之处。于是吩咐仆人渡过湘江,顺着染溪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

文言知识

一、古今异义
①未始
古义:未尝,从来没有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义:没开始

②累积
古义:重叠、积压 攒蹙累积。
今义:积累

③然后
古义:这样以后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今义: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④于是
古义:从此,从这时 游于是乎始。
今义:连词,表示后事紧接着前一事

⑤更
古义:动词,更换交替。 醉则更相枕以卧。
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⑥披
古义:拨,拨开。 到则披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的灵魂全在“始得”二字,无论是立意的深浅还是布局的巧思,都围绕这两个字层层展开,全文五次或明或暗的点题,让“始得”成为贯穿全文的核心脉络。文章以“发现西山—宴游西山—感悟西山”为线索自然分为两段,每一处内容都紧扣“始得”的意蕴,既写宴游经过,更藏心境变迁。

  第一段重在铺垫“始得”之前的状态,为西山的登场蓄势。作者以“僇人”自陈,点明被贬永州的特殊身份,用“恒惴僳”三字道尽贬谪后的惊恐不安——这份积压已久的屈辱、压抑与抱负难伸的苦闷,让他的游山玩水与寻常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截然不同。他并非为赏景而游,而是想借漫游排解忧愤、忘却现实,在精神上寻找寄托。文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艺术特点

  这篇作品以“始得西山宴游记”为题,艺术表达精妙独到,既在构思与选材上匠心独运,又以多样手法寄托深沉情志,尽显柳宗元贬谪后的心境与才情。

  选材立意独出机杼,精准扣合“始得”题眼。全文看似对西山着墨不多,实则字字皆为西山铺垫——柳宗元谪居永州的特殊境遇,让他既有闲暇漫游,又心怀贬谪的忧懑,这份复杂心绪为全文奠定了悲凉底色。他平日的游览本就带着宣泄排遣的意味,“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尽显随意无目的;“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后相枕而卧、觉而起、起而归”的状态,更是苦中觅乐的散漫任性。而这些铺垫,都只为反衬初见西山时的震撼。就连寻道登山的艰难过程,作者也仅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柳宗元因参加王叔文革新运动,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被贬到永州担任司马。到永州后,其母病故,王叔文被处死,心情压抑。永州山水幽奇雄险,许多地方还鲜为人知。这篇文章便是这一时期所作,写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振鹏 张培恒 .古文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1 :1053-1057 .

简析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全文共分两段,第一段写作者始游西山时的心情及对西山景色总的评价:怪特;第二段正面写游西山的情景,这部分紧紧围绕着“始”字展开。全文语言清丽,结构完整,情景融为一体,写景重在写意,抒情深沉而含蓄,抒发了作者对其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对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

柳宗元

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河东郡(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人,出身河东柳氏,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章的成就大于诗作。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被推为“游记之祖”。著有《河东先生集》。► 240篇诗文 ► 1926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田家元日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分水岭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李白 李白〔唐代〕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萝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