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剑道中
喻良能〔宋代〕
桂树青青百里疆,鹧鸪啼彻午阴凉。
延平津上峰如削,剑去江空水自长。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繁盛翠绿的桂树有百里之广,晌午时分鹧鸪在桂树荫下啼叫。
延平津边上的山峰像被劈开一样陡峭,高耸入云。乘船离开这里后,江面空旷,江水漂流,像是没有来过一样。
注释
南剑:州、路名。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改剑州置州,因利州路有剑州,相对而得名。治所在南平(今南平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南平市及将乐、顺昌、沙县、尤溪等县地。
鹧鸪:一种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
延平津:古代津渡名,今在福建省南平市东南。
 
 
简析
 
  《南剑道中》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写桂树青翠茂盛,占地面积广;次句是听觉感受,写鹧鸪的啼声在午后的阴凉中回荡;三句以山峰的陡峭如削,写出自然景观的险峻;末句形容传去后江面宁静的景象。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冲淡,以传神、生动之笔描摹出周围环境的幽静之感。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926篇诗文 ► 2条名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萧瑟 一作:潇洒)
 
 
 
 
墨池记
曾巩〔宋代〕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