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饥不从猛虎
佚名〔两汉〕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饿死也不与猛虎一起去吃人,晚上无处栖身也不能与野雀同栖一林。
野雀怎么可能会没有窝巢,游子又能够为谁而自重自爱?
注释
食:猎食。
从:跟从。
栖:栖息。
安:怎么。
骄:此处是自重自爱之意。
简析
《猛虎行》是写羁旅他乡的游子自重自爱的诗。诗的前两句以猛虎和野雀起兴,是说游子不干非法和非礼之事,说得毅然决然;后两句以反问语气,说游子身处逆境,却能洁身自好,保持着固有的志向和操守,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由衷赞美。这首诗有警示之义,是为劝诫世人不为恶事、坚守高洁志行。
赏析
《猛虎行》是一首写羁旅他乡的游子自重自爱的诗。“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诗一落笔,便以猛虎和野雀起兴,而重在野雀,所以下文不涉及猛虎,这是双起单承之法。诗中的“猛虎”,喻以暴力害人的强盗之类,“野雀”,比喻荡妇娼女之流。这两句是说游子不干非法和非礼之事,不可寄托之意,说得毅然决然。
末二句“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转到当归,语虽单项,意实双承。意谓:野雀难道没有个巢供游子栖息吗?游子为什么不去栖息,而要自重自爱呢?言外之意是,游子可以与野雀栖,与猛虎食,成为荡子和盗匪,然而游子身处逆境,却能洁身自好,保持着固有的志向和操守,所以,十分难能可贵。最后用问号,用的
天地
刘彻〔两汉〕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
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厥事。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
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徵清。
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学者有四失
《礼记》〔两汉〕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