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饥不从猛虎
佚名〔两汉〕
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
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饿死也不与猛虎一起去吃人,晚上无处栖身也不能与野雀同栖一林。
野雀怎么可能会没有窝巢,游子又能够为谁而自重自爱?
注释
食:猎食。
从:跟从。
栖:栖息。
安:怎么。
骄:此处是自重自爱之意。
简析
《猛虎行》是写羁旅他乡的游子自重自爱的诗。诗的前两句以猛虎和野雀起兴,是说游子不干非法和非礼之事,说得毅然决然;后两句以反问语气,说游子身处逆境,却能洁身自好,保持着固有的志向和操守,表达了诗人对游子的由衷赞美。这首诗有警示之义,是为劝诫世人不为恶事、坚守高洁志行。
赏析
《猛虎行》是一首写羁旅他乡的游子自重自爱的诗。“饥不从猛虎食,暮不从野雀栖。”诗一落笔,便以猛虎和野雀起兴,而重在野雀,所以下文不涉及猛虎,这是双起单承之法。诗中的“猛虎”,喻以暴力害人的强盗之类,“野雀”,比喻荡妇娼女之流。这两句是说游子不干非法和非礼之事,不可寄托之意,说得毅然决然。
末二句“野雀安无巢,游子为谁骄?”转到当归,语虽单项,意实双承。意谓:野雀难道没有个巢供游子栖息吗?游子为什么不去栖息,而要自重自爱呢?言外之意是,游子可以与野雀栖,与猛虎食,成为荡子和盗匪,然而游子身处逆境,却能洁身自好,保持着固有的志向和操守,所以,十分难能可贵。最后用问号,用的
吴王欲伐荆
刘向〔两汉〕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战国策·魏策四
刘向〔两汉〕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於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