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雪梅

卢钺 卢钺〔宋代〕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以评议梅与雪的高下,只得搁笔好好思量。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注释
卢梅坡,宋诗人。生卒年不详。“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
降(xiáng):服输。
骚人:诗人。
阁笔:放下笔。阁,同“搁”放下。
评章:评议的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参考资料:完善

1、 张鸣.宋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506-507
2、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344-345

赏析

  古今不少诗人往往把雪、梅并写。雪因梅,透露出春的信息,梅因雪更显出高尚的品格。如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中就曾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雪、梅都成了报春的使者、冬去春来的象征。

  首句采用拟人手法写梅花与雪花相互竞争,都认为自己是最具早春特色的,而且互不认输,这就将早春的梅花与雪花之美别出心裁、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了。次句写诗人在两者之间难以评判高下。诗人原以为一挥而就,由于难于评判,只好停下笔来思索。“评章”即评价。

  后两句是诗人对梅与雪的评语。就洁白而言,梅比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当作于宋末的一个初春日,梅花开放,作者赏玩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永生·宋诗选: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简析

  这首诗是《雪梅二首》中第一首。此诗阐述了梅、雪、诗三者的关系,缺一不可,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组成美丽的春色。其前两句写梅雪争春,要诗人评判,后两句则是其对梅与雪的评语。此诗将梅与雪的不同特点用两句诗概括了出来,写得妙趣横生,颇富文人雅韵。

卢钺

卢钺

卢钺,别名卢梅坡,宋朝末年人,具体生卒年、生平事迹不详,存世诗作也不多,与刘过是朋友,以两首《雪梅》流芳百世。► 1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梅花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敲碎离愁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堪三月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将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阑干曲。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念奴娇·中秋

苏轼 苏轼〔宋代〕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