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郭家金碧灿烂的池亭边种了许多漂亮的竹子,在仙境般的园林内又有许多轻柔多姿的树木。人世俗尘还没有沾污这处香草丛生的水中小洲。园中露珠点缀的柳枝与经霜的莲叶,将秋意渲染得恰到好处。一弯新月如少女初画的黛眉,含羞般低垂在墙头。我和同僚们一起将车马停放在郭氏园外,替孙无怀在郭氏池亭中设宴饯行。
我知道主人常在这园中设歌舞宴待客,酒宴中歌妓的歌声高吭,简直能够惊落庭前的艳花。朱栏上仿佛还留着歌女凭倚的脂粉香,而今却只剩碧池涟漪轻拍井垣,倒映着美人新妆和明眸的波光。今天我们同样是临流设宴,却总归比不上主人家歌舞宴客的盛况。住在小楼中的歌妓气质淡雅,住所幽静,直可与深秋菊花齐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此词应作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吴文英三十岁左右曾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居吴地达十年之久(《惜秋花》词云:“十载寄吴苑”),对吴地的历史掌故极为稔熟。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作品。此词即是吴文英与同僚在郭希道池亭中饯别孙无怀所作。《夏笺》:按《二十史朔闰表》,嘉定六年(1213年),绍定五年,景定三年(1262年),皆闰九月。嘉定六年,梦窗才十余岁,又此词载《花庵词选》,《词选》结集于淳祐九年(1249年),在景定之前,知必绍定五年壬辰之作。郭园在苏州,词题“幕中”,谓苏州仓幕也。客苏州,始见于此词。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此词应作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这首词记一次饯别的情景。全词紧扣词题,将送别之意与池亭之美相结合,又特别突出了闰重九前一日的节气特点,丽而有则,是典型的梦窗笔法。

  上片写饯人的环境和气氛。词起笔写郭希道池亭之美。以“檀栾”摹写翠竹摇曳之姿,“婀娜”勾勒垂柳蹁跹之态,“金碧”辉映楼台华彩,“蓬莱”点化池岛缥缈。四组代字如工笔细描,既避俗语直白,又显炼字匠心。句法上,“檀栾”二句工整绵密如金错刀,“游云”句忽作疏放,笔势如云卷云舒,顿使气韵流转。“露柳”二句转写秋景,露凝柳梢、霜染莲瓣的意象,非但无萧瑟之感,反以清丽色彩点染出草木灵性,与金碧楼台相映成趣。“新弯”二句更见体物之妙:将初升新月比作闺阁女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饯别词。上片十句,着重描绘郭氏池亭的秋景和惜别之情;下片九句,重在追写郭氏池亭中的歌宴与歌妓。词为饯别而作,既然在“池亭”之中,便借眼前景物加以展开。词中多用借代手法,如“檀栾金碧”等,使词意曲折,须思而得之。此词以惜香怜玉之笔,写友朋聚散之绪,温柔缠绵,别具机杼。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6篇诗文 ► 1563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好事近·风定落花深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鶗鴂。(鶗鴂 一作:啼鴂)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长相思·花似伊

欧阳修 欧阳修〔宋代〕

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长江东,长江西。两岸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晴·其一

刘攽 刘攽〔宋代〕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