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文天祥〔宋代〕
大地风尘恶,长天岁月奔。
忧来浑是感,梦破与谁言。
缑鹤空回首,河牛暗断魂。
吾今拙又拙,无复问天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地上风沙肆虐,广阔天宇中的岁月飞奔。
忧愁之来,几乎都是感慨万分,梦想破灭后,又能向谁倾诉?
我空自回望那传说中仙鹤飞翔的缑山,天河中的牛郎星似乎也在默默哀伤,悲痛断肠。
如今的我,自感笨拙无能,再也无法像古人那样向天上的织女星祈求智慧或指引。
注释
缑鹤:同“缑山鹤”,相传王子乔于缑山乘鹤成仙。后用作歌咏仙家之典。
河牛:这里指牛郎星。
天孙:织女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公元1280年(元世祖至元17年)的七月初七夜所作,距离1278年12月文天祥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捕已有一年半。为纪念传说中的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文天祥在狱中写下这首五言律诗。
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1023篇诗文 ► 197条名句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辛弃疾〔宋代〕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