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万里客行
曹植〔魏晋〕
门有万里客,问君何乡人。
褰裳起从之,果得心所亲。
挽裳对我泣,太息前自陈。
本是朔方士,今为吴越民。
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门前有客人从远方万里而来,我问他是什么地方的人。我提起衣服去寻访,果然找见了自己心中所喜悦的友人。他见到我很激动,挽着衣衫对我哭泣。叹息之后他便对我陈述起自己的经历。他本来自朔方,但从北边迁徙到了南方吴越,今天已是吴越之人了。但这迁徙的日子还没有结束,他还在不断迁徙,这次是要迁去西边的秦国了。如此频繁的迁徙,究竟哪里才是自己的定所呢?
注释
褰(qiān)裳:提起衣服。
心所亲:心中所喜悦的友人。
太息:同“叹息”。
朔方:汉郡名称。在今内蒙古及宁夏一带。
适:到。
简析
《门有万里客行》是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四句写出诗人和“万里客”思想渐趋融洽的过程,也反映出当时环境的险恶;五、六二句深一层描写“万里客”,踏破铁鞋、万里逢知己的激动心情;后四句写“万里客”对诗人的陈述。全诗纯是客观的记叙,在宾主、虚实的关系处理上也颇有匠心,寄寓了诗人自己因封地时常改换、因被监视而感到抑郁寡欢的精神痛苦。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179篇诗文 ► 712条名句
艳歌何尝行
曹丕〔魏晋〕
何尝快,独无忧?
但当饮醇酒,炙肥牛。
长兄为二千石,中兄被貂裘。
小弟虽无官爵,鞍马馺馺,往来王侯长者游。
但当在王侯殿上,快独樗蒲六博,坐对弹棋。
男儿居世,各当努力。
蹙迫日暮,殊不久留。
少小相触抵,寒苦常相随。
忿恚安足争?吾中道与卿共别离。
约身奉事君,礼节不可亏。
上惭仓浪之天,下顾黄口小儿。
奈何复老心皇皇,独悲谁能知?
任末好学
王嘉〔魏晋〕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