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如梦令·池上春归何处

秦观 秦观〔宋代〕

池上春归何处?满目落花飞絮。孤馆悄无人,梦断月堤归路。无绪,无绪。帘外五更风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池塘边的春天,究竟回到了何处?满眼都是飘落的花瓣、飞舞的柳絮。孤寂的客馆里静悄无人声;我从梦中惊醒,梦里那条月光下的堤岸归途,却已断了踪迹。满心无措,满心无措,只好坐听窗外五更时分的风雨。

注释
梦断:梦醒。
无绪:没有兴致。

参考资料:完善

1、 王德明,邓义昌.《宋词小令精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133
2、 韩文宁.《经典古词100首》.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85

赏析

  这首词的开篇两句,道尽作者对春光消逝的叹惋。“池上” 这一问陡然生出,满含惋惜、无奈与迷茫。随后作者描摹漫天 “落花飞絮”,场景同样围绕 “池上” 展开,这些纷飞的落花与飘絮,纷纷扬扬洒落池面,伴着流水渐渐远去。面对这般景象,多年谪居漂泊的秦观,心中自然涌起无尽春愁。这份 “春愁” 已不似某些婉约词人笔下的闲愁,此时他心中的愁绪,既有对岁月流逝的慨叹,更有对功业无成、生命渐至尽头的无尽悲凉。​

  “孤馆”“梦断” 两句,恰是这种悲凉的写照。“梦断” 二字点明,开篇两句所写的景象,是作者从梦中惊醒时刹那间的所见。从后文可知,作者醒来时刚至 “五更”,天色微明,“悄无人”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末作者谪居郴州之时。

参考资料:完善

1、 姚蓉,王兆鹏.《秦观词选》.北京:中华书局,2006:98

简析

  词中“池上”二句写白昼所见之景。以“春归”二字暗中反衬人不归;“落花飞絮”在通常的伤春意绪之外,别有遭际坎坷的身世之叹,感慨系之。“孤馆”二句叙写旅舍冷清、寂寞的环境,以及梦中所见。“月堤归路”是此词的重心,承起拍中的“春归”,点明词的主旨,进而完成了结构上由“春归”而及“人归”的过渡,章法谨严。“无绪”三句是抒情。“帘外”句既是以景结情,又交待了梦醒的原因。全词绘制出一幅无情无绪的孤馆夜雨图,抒发了词人凄凉的旅途感怀及思归的意绪,凄婉悲怆,不胜其情。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664篇诗文 ► 400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苏轼〔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

王安石 王安石〔宋代〕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谈笑 一作:笑谈)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端午

张耒 张耒〔宋代〕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