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蜀书·节选
陈寿〔魏晋〕
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本养外家何氏。后复姓王。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
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丞相亮既诛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
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十二年,亮卒于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迁后典军、安汉将军,副车骑将军吴壹住汉中,又领汉中太守。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壹督汉中。
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其所识不过十字,而口授作书,皆有意理。使人读史、汉诸纪传,听之,备知其大义,往往论说不失其指。遵履法度,言不戏谑,从朝到夕,端坐彻日,㦎无武将之体,然性狭侵疑,为人自轻,以此为损焉。十一年卒,子训嗣。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王平字子均,是巴西郡宕渠县人。他原本被外家何氏收养,后来恢复王姓。最初跟随曹操征讨汉中,之后投降刘备,被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建兴六年,王平隶属于参军马谡,担任先锋。马谡放弃水源上山扎营,导致军中混乱,王平多次劝谏,马谡却未采纳,最终在街亭大败。蜀军溃散,唯独王平率领的一千人持续击鼓坚守,魏国将领张郃怀疑有伏兵,未敢逼近。随后王平慢慢收拢各营散兵,带领将士安全撤回。诸葛亮处决马谡及将军张休、李盛后,剥夺了将军黄袭等人的兵权。唯独王平因表现突出被重用,升任参军,统领五部兵马并兼管营中事务,晋升为讨寇将军,封亭侯。
建兴九年,诸葛亮围攻祁
简析
本文以时间为序,讲述了蜀汉名将王平的生平。通过街亭退敌、祁山坚守、平魏延之乱等具体事例,凸显其军事谋略与忠诚;又以“手不能书却明史理”“端坐无武将体态”等细节,展现其文武双全的独特气质。文章叙事简洁,人物立体,既颂其功,亦不避其短,真实可感。
陈寿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省南充市)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蜀汉灭亡后,“沉滞者累年”。后受张华荐举,在西晋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侍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分裂局面后,陈寿历经十年的艰辛,终于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33篇诗文 ► 308条名句
善哉行·其三
曹丕〔魏晋〕
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
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
弦歌感人肠,四座皆欢悦。
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
持满如不盈,有德者能卒。
君子多苦心,所愁不但一。
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
众宾饱满归,主人若不悉。
比翼翔云汉,罗者安所羁。
冲静得自然,荣华何足为。
游西池
谢混〔魏晋〕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
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回阡被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
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
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啄木诗
左棻〔魏晋〕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
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惟志所欲。
性清者荣,性浊者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