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凤诗
林熙春〔明代〕
闻鸟居丹穴,其名曰凤皇。九苞成羽翼,五采焕文章。
有竹方思集,非梧不惮翔。庭仪徵舜协,岐啸兆周昌。
千载难绳美,吾朝可绍芳。圣明方缵服,天启正垂裳。
朝讲誇前代,弓旌遍四方。蜀黔陈露布,齐鲁复金汤。
丞弼充阿阁,台谏儗朝阳。抱义刑章略,戴仁赈贷详。
讴歌腾宇宙,清淑萃河梁。今日禹州境,汉世颍川乡。
曾谓次公异,宁如冲主庆。羽王来远岫,审览下高冈。
细雨毫光润,卿云顶盖妆。万禽环左右,数日始飞扬。
两使陈方至,九重喜未央。太和虽致瑞,交儆始为康。
转忆文偕舜,亦忧苗与羌。祯祥焉足恃,兢业莫相忘。
林熙春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522篇诗文
极乐寺纪游
袁宗道〔明代〕
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馀。
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
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余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警世
唐寅〔明代〕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春日客怀
于谦〔明代〕
年年马上见春风,花落花开醉梦中。
短发经梳千缕白,衰颜借醉一时红。
离家自是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萧涩行囊君莫笑,独留长剑倚晴空。
扫码下载客户端会员免广告
扫码下载APP会员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