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春·斗城池馆
晏殊〔宋代〕
斗城池馆。二月风和烟暖。绣户珠帘,日影初长。玉辔金鞍、缭绕沙堤路,几处行人映绿杨。
小槛朱阑回倚,千花浓露香。脆管清弦、欲奏新翻曲,依约林间坐夕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城池边的亭台馆舍,在二月和风暖烟中静立。雕花的门窗挂着珠帘,春日的阳光渐渐变长。华丽的车马在沙堤路上环绕穿行,几处行人的身影映在绿杨树下。
曲折回环的红色栏杆旁,千朵鲜花沾满浓露散发幽香。清脆的管弦乐器即将奏响新谱的曲子,人们在夕阳笼罩的林间隐约闲坐。
注释
池馆:池苑馆舍。
日影:太阳。
金鞍:以黄金装饰的马鞍。
缭绕:回环盘旋。
朱阑:朱红色的围栏。
简析
词的上片以斗城池馆、绣户珠帘等勾勒春日场景,显热闹生机;下片以千花浓露、脆管清弦绘声色之美,“林间夕阳”添静谧悠然。全词语言清丽,画面感强,描绘春日城池园林中风和日暖、车马行人、花艳乐起的图景,呈现出春日里的盎然意趣与闲适情调。
晏殊
晏殊(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的词作,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冯煦《蒿庵论词》称之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8-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385篇诗文 ► 303条名句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欧阳修〔宋代〕
西湖春色归, 春水绿于染。
群芳烂不收, 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 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 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 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 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 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 惟有东风旧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