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送春

刘辰翁 刘辰翁〔宋代〕

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
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光,你这就要归去了吗?江面上风雨弥漫,天空被烟尘染得昏暗。况且雁门关的险隘横亘阻隔,龙沙一带空旷辽远,望不到边际。这里东接吴会之地,西连秦川故地,连绵的芳草遮住了渡口,缤纷的落花铺满了前路。愿你在这蓬莱、方壶般的仙境之中,小住上百年——江南这般秀丽风光,你为何不肯在此多作停留,稍作流连呢?
江南的景致,实在让人怜惜。只见漫天杨花纷飞,铺展成无边的白毡,向远方延伸。华清宫中,兔葵燕麦已然丛生;凝碧池畔,黄蜂粉蝶仍在萦绕飞舞。我早已无家可回,你又能归往何处呢?你在归途上徘徊不前,我愿将珍贵的七宝鞭托付于你,让回旋的清风捎去一声珍重的嘱托。你我两地相互思念,泪水早已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德祐二年(1276)的春天,临安沦陷。宋恭帝并三宫北迁,南宋基本被灭亡。从此对于春天,刘辰翁生出别样的情愁。触目之处,他觉得“满湖山、犹是春愁”。每到春日,他便陷入追忆,写下大量送春的作品,《沁园春·送春》即是其中一首。

参考资料:完善

1、 刘石.《宋词鉴赏大辞典》:中华书局,2011:第1306页·

赏析

  这首词以“送春”为题,核心是借伤春之情哀悼宋室沦亡,全词的情感与主旨皆围绕这一核心铺展。

  上阕开篇即以“春汝归欤”的诘问起笔,勾勒出春将远去的凄清景象:江面上风雨弥漫,天空被烟尘染得昏暗,春天恰似一位即将启程的行客,不顾词人的留恋执意离去,只留下百花凋零、天地凄然的画面。词人紧接着追问春天的归处,从四方空间维度铺陈其可能的去向:北方有雁门关险隘阻隔,南方是龙沙旷漠迷茫,东接吴会之地,西连秦川故地,而无论哪个方向,都只剩芳草遮渡、飞花塞路,春实则无处可归。在此情境下,“小为蓬壶借百年”一句便暗藏深意——这并非单纯寄望春留仙境,而是隐喻北宋灭亡后,宋室南渡、偏安江南近百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此词题为“送春”,词中感叹春色、春事,实为覆亡的南宋故国送别,抒写亡国之痛。词的上阙先写春将归去的场景,再问春,其实是深责南宋当政者不思进取、全无志气;下阕则集中写南宋灭亡后让人“堪怜”的春色。整首词寄意沉厚、出语沉痛,通篇使用比兴的手法,寄托对亡国的哀思与悲戚,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刘辰翁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596篇诗文 ► 144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重重

晏殊 晏殊〔宋代〕

海棠珠缀一重重。清晓近帘栊。胭脂谁与匀淡,偏向脸边浓。
看叶嫩,惜花红。意无穷。如花似叶,岁岁年年,共占春风。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乡子·寒玉细凝肤

苏轼 苏轼〔宋代〕

寒玉细凝肤。清歌一曲倒金壶。冶叶倡条遍相识,净如。豆蔻花梢二月初。
年少即须臾。芳时偷得醉工夫。罗帐细垂银烛背,欢娱。豁得平生俊气无。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柳永 柳永〔宋代〕

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
© 2025 古文岛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