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上吟

李白 李白〔唐代〕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木兰为桨沙棠为舟的船上,吹箫笛等乐器的歌妓分别坐两头。
船中载着千斛美酒和美艳的歌妓,任凭它在江中随波逐流。
天上的仙人也要依靠黄鹤才能在太空翱翔,我这个海客则是坦荡无忧的与白鸥嬉游。
屈原的词赋至今仍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而楚王曾建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
我诗兴浓烈之时,落笔可摇动五岳,诗成之后,啸傲之声,直凌越沧海。
功名富贵若能常在,汉水恐怕就要西北倒流了。

注释
江上吟:李白自创之歌行体。江,指汉江。此诗宋本、王本题下俱注云:一作“江上游”。
木兰:即辛夷,香木名,可造船。枻: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此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示江上之游的即景画面,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前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后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结尾四句,承前发挥,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活画出诗人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又从反面说明功名富贵不会长在,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能充分显示出李白诗歌的特色。

  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诗以江上的遨游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诗当为李白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时所作,有人认为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也有人认为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根据唐汝询《唐诗解》卷十三“此因世途迫隘而肆志以行乐也”的说法,可知李白因有感于“世途迫隘”的现实而吟出这首诗。

参考资料:完善

1、 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247-249 .
2、 郁贤皓 编选·李白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3、 萧涤非 等·唐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简析

  《江上吟 》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开头四句以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江上之游的即景画面,具有超世绝尘的气质;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前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后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结尾四句,承前发挥,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活画出诗人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又从反面说明功名富贵不会长在,并带着尖锐的嘲弄意味。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响亮,充分显示出李白诗歌的特色。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一说山东人,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 1128篇诗文 ► 596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章台柳·寄柳氏

韩翃 韩翃〔唐代〕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行即兴

李华 李华〔唐代〕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 柳宗元〔唐代〕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是二者,余未信之。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