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稼轩居士花下与郑使君惜别醉赋,侍者飞卿奉命书。

莫折荼蘼,且留取、一分春色。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稼轩居士在花下与郑使君饮酒话别,醉后写下这首词,侍者飞卿遵照吩咐记录下来。

不要攀折荼蘼花,且留取这最后的一分春色。还记得当年青梅如豆般青涩时,我和你一同采摘的情景。年轻时对着繁花总是沉醉如梦,如今以清醒的目光观赏风月景致。可恨牡丹仿佛在嘲笑我倚立在春风中,早已满头白发。
榆钱如阵飘落,菖蒲新叶舒展。时节悄然变换,繁花已然凋零。这残余的春光怎能经受住风雨的摧残,又怎能抵挡杜鹃的啼鸣!花与柳一同在时光中渐渐老去,而那忙碌不停的,是蜜蜂与蝴蝶。我并非因春光逝去而徒生闲愁,而是因这场离别啊。

注释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据考证,该词作于淳熙十五年(1188),该年郑厚卿要到衡州去做知州,辛弃疾设宴饯别,先作了一首《水调歌头》,而意犹未尽,又作了这首《满江红》,所以题目中用“再赋”二字。

参考资料:完善

1、 霍松林著,霍松林选集 第三卷 鉴赏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10,第395页
2、 李志敏编著,宋词名家名篇鉴赏 超值珍藏版,京华出版社,2011.01,第293页

赏析

  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饯行词。郑厚卿要到衡州赴任,作者设宴饯别,席间先作了一首《水调歌头》,然而意犹未尽,于是又作了这首《满江红》,所以题目中有“再赋”二字。

  上片开篇以劝止的语气写道:“莫折荼蘼!” 仿佛真有人要去攀折,而且一旦折下就会即刻引发严重后果一般,起笔便令人瞩目。荼蘼是春末绽放的花卉,所以珍爱春光的人,常常发出 “开到荼蘼花事了” 的感叹。作者一开口就劝人 “莫折荼蘼”,其用意正是要 “留住” 这最后的 “一分春色”。想靠着 “莫折荼蘼” 来留住 “春色”,自然是不切实际的痴心想法。但心意越是执着,情感就越是真挚,也就越具有打动人心的艺术感染力。这一句没有明说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满江红·饯郑衡州厚卿席上再赋》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饯行词。该词上片描写了“看花”,以少日的“醉梦”对比而今的“醒眼”;下片描写了物换星移,花与柳也都老了,自然不再“笑我”,无人可恨。这首词虽是饯别词,但内容却从着意留春写到风吹雨打、留春不住,角度新颖,构想奇特,字里行间洋溢词人的似海深愁。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30篇诗文 ► 1695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李清照 李清照〔宋代〕

芳草池塘,绿阴庭院,晚晴寒透窗纱。玉钩金锁,管是客来唦。寂寞尊前席上,惟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当年曾胜赏,生香薰袖,活火分茶。极目犹龙骄马,流水轻车。不怕风狂雨骤,恰才称,煮酒残花。如今也,不成怀抱,得似旧时那?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堤清明即事

吴惟信 吴惟信〔宋代〕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辛弃疾〔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2025 古诗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